年輕人老老實實地低著頭,道:“還請先生見諒,學生不敢妄議貴人。”

“呵呵。你倒是活得謹慎,不過也很聰明。”

老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輕聲道:“清河之戰的大勝,已經代表了太子殿下的徹底起勢......陛下高居殿堂,心中總有些不放心,你看這不剛剛把方孔烙重新啟用,又緊接著把老夫打發到山東來,還不就是想看看太子殿下的虛實....…”

原來,此人名叫馮元飆,字爾韜,原本是兵部左侍郎,與其兄元飈同舉於鄉,並稱“二馮”。

馮元飆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在當今的大明官場上算得上老資格,在地方上也摸爬滾打了許久。不過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依然是同溫體仁一黨作鬥爭,並且為好友左諭德黃道周發聲,認為“道周至清無徒,忠足以動人主,惟不能得執政歡。”

在兵部尚書陳新甲被殺之後,馮元飆幾乎被認為最有可能接替兵部尚書的人選,只是他已經看穿了崇禎的真實面目,因此便以身體多病為。(本章未完!

第496章 看看成色

由,選擇了放棄爭奪,這才使得崇禎提拔了張國維。

船頭上,馮元飆正在同弟子李修遠發著牢騷,實在是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他對於崇禎皇帝的很多做法都頗為不滿意。

這位老臣向來風格硬朗,在看到自己看不過眼的事情上,即便是當朝皇帝,他也敢頂回去。

在原本歷史上,崇禎皇帝在催促孫傳庭出征時,馮元飆就表示過強烈反對,在眾臣面前聲稱:“請先下臣獄,俟一戰而勝,斬臣謝之!”

意思很簡單,也就是說陛下如果非要催著孫傳庭出征,那麼就先把我給下獄吧,等到將來要是孫傳庭打贏了,那就殺了我,以謝天下。

說到底,馮元飆很明白崇禎皇帝的性子,在沒開打之前就想著各種軍事冒險,等到打完以後,結果不如意就開始找人背鍋。

眼下崇禎之所以派遣馮元飆前往山東,目的就是為了讓馮元飆能夠去看看太子的打算,特別是在關鍵的時候,需要用他來節制早已經大權在握的太子。

李修遠在一旁唯唯諾諾,他不敢開口反駁,只是好奇地問道:“據說太子殿下正在山東同東虜對峙,不知道這一仗到底結果如何?”

在此時的京城當中,不少人對於太子林敬是懷有深切期待的,其中像李修遠便是一個,他們對林敬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裡,認為太子的才能遠勝過崇禎,不過大明以孝治天下,他們看不到眼下的這一場父子相爭之局,或者說看到了也不敢說。

可是對於老狐狸馮元飆而言,他自然是洞若觀火,慢條斯理地說道:“山東眼下的戰局說來也就那麼回事,東虜勝也好,敗也罷,終究影響不了全域性。如今真正的禍害還是李自成.....”

原來就在林敬同東虜在清河大戰的時候,李自成也沒有閒下來,他一方面佔據了襄陽,自立為王,另一方面便是大舉蠶食湖廣,同左良玉以及撤下來的孫傳庭你爭我奪,但是總體來說,李自成的勢力更加雄厚,佔據了上風。

除此以外,張獻忠也開始嶄露頭角,他在攻陷了廬州之後,便在巢湖訓練水兵,大敗劉良佐,不過此時由於馬士英代為鳳陽總督,好好整頓了一番,到了崇禎十五年十月時,張獻忠被劉良佐擊敗。。

第496章 看看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