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夾擊之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敬輕聲嘆了一口氣,沉聲道:「因此,我另外同陛下說明,務必派遣周遇吉率領一萬五千羽衛軍南下,屆時將由他來截住東虜的歸路,而鄭、吳二軍則敲敲邊鼓就是,唱不得大戲。」
聽到這裡時,眾人的神情才微微瞭然,若是再有一萬五千人作為援軍,似乎這一仗並沒有那麼兇險了。
朱大典望著輿圖看了許久,才輕聲道:「只是咱們要打圖爾格,阿巴泰勢必不會見死不救,他們的動作可不比咱們慢,若是咱們一時半會拿不下圖爾格,反而會被前後夾擊......倒也傾覆之危。」
說到底,面前的東虜大軍加起來足足有八萬餘人,一旦合兵照樣是目前的林敬所無法對付的物件。
「以快打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便是我們的機會。」
「若是真讓阿巴泰反應過來,咱們也只好見機行事了。」
林敬輕輕嘆了一口氣,戰場之上變幻莫測,豈能算盡一切?頂多七成人事,三分天命罷了。
不過林敬相信,自己作為穿越者,這天命怕是就應在了自己身上了,自然不用害怕所謂的阿巴泰。
「就這麼辦,大軍秘密出發,我還需要在清河演一出空城計!」
東光,縣衙。
自從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出霸州以來,圖爾格大軍便一直在京畿縱橫肆虐,同時他也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看著京城裡的明軍和山海關方向的明軍,以便於在關鍵時刻切斷二者的聯絡。
然而就在阿巴泰南下之後,圖爾格自然也不會繼續停留在原地,他也朝著山東的方向發起了進攻,一路自然是攻無不勝,同樣順利至極。等到了一月下旬的時候,圖爾格大軍便已經抵達了河間府。
在收到了阿巴泰前軍潰敗的訊息之後,圖爾格也是心中一驚,他的性子相比起阿巴泰更加謹慎,畢竟他可不是愛新覺羅的人,而是額亦都的後人,這一次出征還指
望著多立下一些功績,因此行軍都慢了許多。
等到了二月,圖爾格也收到了阿巴泰的來信,二人約定會攻山東,目的便是為了徹底消滅明太子所率領的這一支孤軍,因此便一路率領大軍繼續南下,一直攻到了東光。
然而等到了東光的時候,皇太極的聖旨也到了圖爾格的手中。
「爾等務必謹慎行事,切不可小看明軍,若有任何危機,當以儲存全軍為先,不可行肆意妄為之舉。欽此。」
「臣圖爾格叩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圖爾格從地上掙扎著爬了起來,接過了使者手中的聖旨,才低聲道:「來人,送使者下去歇息。」
「嘛。」
等到此時,圖爾格才微微抬起頭來,將聖旨交給了一旁的官員手中,道:「看來阿巴泰這一次實在是讓皇上很生氣,甚至不惜下旨斥責.......呵呵,且看他再囂張幾時!」
一旁的官員喚作譚拜,原本是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且兼任正白旗蒙古梅勒額真,算得上這一次圖爾格徵明的左膀右臂,此人向來驍勇善戰,久經戰事,且頗為足智多謀。
聽到圖爾格話語裡隱隱的幸災樂禍後,譚拜在心裡微微嘆氣搖頭,他知道圖爾格這是在為多爾袞兄弟不滿,畢竟在大傢伙看來,就算不讓睿親王多爾袞擔任大帥,也是也應該讓豫親王多鐸擔任才是,這位多羅貝勒算個什麼?
也不怪圖爾格這麼想,因為在滿洲八旗內部內也有很多人抱著這個想法,他們一向瞧不起爵位不顯的阿巴泰,認為此人沒有能力去領導徵明的大事。
只是眼下木已成舟,再多有抱怨也無濟於事,譚拜更希望這兩位統帥能夠和衷共濟才是。
「圖爾格將軍,皇上肯定知道阿巴泰的無能,可是對大人恐怕也有幾分想法.....若是大人不能同阿巴泰團結一致,到時候怕是也會受到阿巴泰的牽連。」
「哼,這個道理老夫自然明白,只是心裡著實有些不快。」
的確,對於老資格的圖爾格而言,他對阿巴泰並沒有太多的尊重,反而對多爾袞兄弟頗為敬重有加。
譚拜繼續開口說道:「既然阿巴泰要求咱們在歷城合兵,那咱們還是要儘快南下才是,不能讓功績全給阿巴泰給奪了,只怕到時候更讓皇上不滿。」
圖爾格眉頭微微一皺,道:「你說,這明太子真有這麼厲害嗎?我雖然看不上阿巴泰,可是不得不說,這無論是滿達海,還是博洛,俱是我八旗之人傑,連此等人物都敗了,怕是明軍也不簡單。」
譚拜搖了搖頭,道:「阿巴泰為人驕縱,先前他下令讓全軍散開四面出擊,才給了明太子機會,若是大軍合擊,明太子絕無可能是我大軍的敵手。」
「說來也是。那麼此番只要我大軍搶先攻下歷城,打敗甚至俘獲明太子,看到時候阿巴泰還有何面目出現在你我面前!」
二月初八,當漫天大雪停歇之時,圖爾格率領三萬大軍自東光而出,沿著運河的方向一路向德州發起進攻。
而與此同時,阿巴泰大軍也打出了報仇雪恨的幌子,從南和、平鄉方向向清河展開進攻,而清河此時明軍也已經提前五天完成了秘密撤離,只剩下了林敬的太子大旗依然牢牢插在清河城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