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拱手說道;「兵憲六十年老成謀國,又執掌兵部多年,想必高瞻遠矚,自有高論,臣下願先聽兵憲良言,再做議論。」

崇禎點了點頭,看了看其他幾位閣臣,轉向張鳳翼;「兵憲以為如何?」

張鳳翼慢慢悠悠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下以為,楊嗣昌所言極是。遼東虜逆,與我大明,猶如皮肉之痛,高迎祥諸賊,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攘外必先安內」,實乃良策。先調關寧鐵騎入關,以雷霆之勢,一舉掃蕩西北流寇,朝廷才好騰出手來,早日收復遼東。

溫體仁道;「兵憲是否有些想當然了,關寧鐵騎駐守邊關,拱衛京師,豈可擅動。幾十股流寇,天南地北,四處亂竄,望山跑死馬,豈是一朝一夕所能剿滅。時間長了,女真虜逆得到訊息,萬一趁虛而入,如何是好?」

張鳳翼道;「女真虜逆兩次入關,雖然蠻橫,卻無心入主中原,不過一群強盜罷了。遼東乃女真祖居之地,若以皮島之兵襲擾,虜逆不敢深入久留,不足為患。」

溫體仁道;「皮島幾次內亂,兵將失和,

已經失了銳氣。強弩之末,如何能牽制虜逆。」

張鳳翼道;「首輔此言差矣,皮島數次內亂,皆

是守將不和,與軍兵無關。皮島兩萬戰兵,數百戰艦,大部未失。去年虜逆大舉進犯,總兵沈世魁和副將張燾,斬敵數千,乃遼東叛亂以來,第一大勝。」

溫體仁道;「去年大勝,為何今年按兵不動。八月***入侵山西,朝廷多次下令讓他奇襲遼東,以為牽制,沈世魁為何沒能建功?」

張鳳翼道;「糧餉不足,沈世魁縱有將才,也是心有餘力不足。於y

溫體仁冷笑;「只怕沈世魁年事已高,擁兵自重吧。」

崇禎皇帝聽著兩個人爭辯,眉頭緊皺。這是他每天的固定戲碼,朝臣不和,什麼事都要吵嚷一番。

其實崇禎喜歡閣老們爭論,這樣起碼證明,他們不是一夥的,沒有結黨營私。崇禎最怕的,就是朝臣們一團和氣,結黨營私。

溫體仁為難張鳳翼,在崇禎看來,溫體仁是大公無私的。

崇禎所以讓溫體仁當首輔,就是看中了溫體仁性格乖張,無黨無私,經常得罪人,喜歡給人穿小鞋。

不過閣老們爭吵,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讓崇禎容易左搖右擺,做出決定後,又容易反覆。

溫體仁一邊和張鳳翼爭論,眼角不時瞟一下崇禎。他看準時機,忽然說道;「陛下,沈世魁擁兵自重,皮島空耗糧餉,毫無建樹,實在得不償失。臣提請裁撤東江鎮,把剩下的錢糧,交給洪承疇,編練新軍,早日剿滅流寇。

崇禎有些吃驚,如今整個東江鎮,只剩下皮島。他很早就想過裁撤皮島的事情,一來因為事關重大,還在猶豫,二來還在等朝使臣,聽聽朝國王的意思。

張鳳翼眼見崇禎猶豫,從袖口裡掏出奏摺,對溫體仁道;「誰說皮島毫無建樹,昨天還傳來捷報,得了一場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