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他們二人怎麼想,也只能戰戰兢兢地走進了府衙內,只見過去無比熟悉的宣府府衙,此時竟然產生了幾分威嚴感,卻是讓杜勳和王承允略略有些不太習慣。

當二人走進宣府衙門之後,只見前方大堂內並無他人,除了尋常的桌椅以外,唯獨上面還掛著一方牌匾,寫著“定武安國”四字。

很快,一陣細密的腳步聲響起,只見一隊錦衣衛簇擁著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和兩名六十出頭的老者緩緩從後堂走出來,其中為首者自然是大明太子林敬,而兩名老者則分別是新任宣府巡撫朱之馮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德化。

杜勳頓時心中一驚,他立馬跪倒在地上,“奴婢宣府監軍使杜勳見過殿下。”而王承允也立刻跪了下來,口中喚著千歲。

林敬走到主位上坐下,冷冷望了一眼杜勳和王承允,高聲道:“近來密查得知,宣府巡撫李鑑夥同晉商,勾結東虜,私相授受,更是大肆販賣我大明禁運物資,乃至於軍事重大情報,實在罪無可赦!”

一番話傳來後,杜勳和王承允頓時如同雷亟一般,直接呆立在了當場。

林敬繼續說道:“中官杜勳不能監查奸逆,不能阻止暗謀,更有私下串通嫌疑,當交內廷議處。”說完他望王德化看了一眼,輕聲道:“王公公,此人就交給你了。”

“還請殿下放心,進了內廷,奴婢保證讓此賊子開口。”

王德化一番話說出來,頓時讓杜勳汗毛直豎,他立刻高聲叫道:“殿下,奴婢是冤枉的啊,奴婢當真不知李鑑狗賊的陰謀詭計......奴婢絕對不敢背叛大明,也絕不敢背叛皇爺啊!”

只是還沒等他繼續開口,很快便有兩名小太監衝上前去,一個掌嘴,一個捆手,很快就將杜勳綁成了一團,跪倒在地上。

林敬沒有繼續再看向杜勳,而是望向了王承允,冷笑道:“若說中官杜勳還有幾分可疑,你王承允同李鑑之間私下勾結卻是鐵證如山!來人,將其即可押解京城,交付刑部審問。”

“是,殿下。”

很快,便有幾名錦衣衛衝上前來,將王承允同樣綁成了一個粽子,只是王承允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絲毫掙扎,整個人似乎都陷入了徹底的絕望之中。

望著這兩個人接連被抓,朱之馮不由得深深嘆了一口氣,道:“殿下,臣以為宣府之事不可大肆牽連,否則只會讓局勢變得更加艱難.......另外,不知朝廷可曾委派了宣府總兵?”

林敬點了點頭,道:“你說的的確是正理,此番只追究到這二人身上,其餘人都是小懲大誡了事,只要他們好好做就是。至於新的宣府總兵,還需要等陛下旨意,不過本宮以為,這件事應該很快就會定下,再此之前由趙雲深負責統領宣府大軍。”

“如此也好。那麼臣也就放心了,此番多虧了殿下,否則宣府一旦糜爛下去,將來何以迎敵?何以護衛京師?”

朱之馮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時,心中多少有些痛心疾首。

林敬卻是微微嘆了一口氣,正是杜勳和王承允的不戰而降,才導致宣府直接落入了李自成的手中,此番去掉此二人,再換上新的將領,當能保證宣府不會像原本那般窩囊。

在處理完一應大事之後,林敬很快又想起了張家口方向的行動,若是一切順利的話,此時晉商八大家應該全部捉拿歸案,這些人終究不過是一些商賈,自然沒有與朝廷抗衡的力量,真正讓林敬比較期待的是,這一次到底能查獲多少銀兩?

實際上,在張家口行動開始的同時,晉商們在山西的老巢也在被錦衣衛查處,到時候他們的家產加起來恐怕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或許在上繳國庫之餘,還能再擴編出一個鎮的兵力來..

真正值得擔憂的,還是大同方向的變化。

畢竟林敬也不敢肯定姜壤這些人跟晉商的聯絡有多深,(本章未完!

第538章 罪惡滔天

倘若他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那麼大同恐怕就危險,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楊廷麟和李若璉的身上。

一旦事情有變,那麼他將會立刻組織大軍直撲大同,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消除掉姜壤所帶來的威脅。

次日,薛平度繼續率領大軍鎮守在張家口,一方面清除晉商八大家的餘孽分子,另一方面則是穩定張家口局勢,特別是要小心來自蒙古和滿洲的軍事威脅,因此他只派遣了袁泰率領一個營,將晉商八大家上上下下一干人等壓往宣府,以及他們的所有財產。

由於晉商的家資實在太多,因此光是裝銀子都多達三十餘輛大車,再加上一些珍稀玩物、古董、字畫、瓷器、玉石等等,整個隊伍幾乎長達百輛馬車。

不過這些並非全部財產,像那十個大銀球都暫時無法處理,只能暫時登記造冊,等後續再重新融化造成銀錠運往京城。

範永鬥等人則是站在道旁,身上帶著枷鎖,神情複雜地望了一眼他們透過賣國所獲得的財富,就這樣一夜泡湯,心中的痛楚自然難言,但是更大的痛苦則在於自己的家眷和後代們,很顯然以他們的罪過來看,最輕也是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