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帶著幾分厭惡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後揮手道:“除了梁嘉賓以外,先將他們帶下去看起來,明日就送往京城刑部。”

“是,殿下。

很快,一行錦衣衛將範永鬥等人直接拖了下去,而府衙內便只剩下了梁嘉賓一人,他的神情中帶著幾分落寞和解脫。

“你放心,既然你答應出手,把賬本都交出來,本宮自然會保你全家老小的性命。但是有一點,他們將不得再返回山西,也不得再從事經商,除了維繫生計留下一部分外財產外,其餘家中財產都要盡數交公。你可滿意?”

“罪名自然滿意,只要人還活著就行......人活著就行......”

梁嘉賓感激涕零地跪在地上,謝過了林敬的恩德。

林敬見他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便揮手道:“行了,這一路上也不必再關押你了,你先下去吧。”

正當一名小太監將梁嘉賓引領下去的時候,他卻似乎像想到了什麼一般,回頭道:“殿下,還有一件事,罪名不知當說不當說。

“有事儘管說就是。”

“先前議事的時候,範永鬥曾經說過一件事,那就是建虜的使者到了他的府上,說要做上一筆大買賣,只是這個買賣的細節罪民並不知情......後來朝廷大軍包圍了范家宅院,此人便被範永鬥派人沉在了後院的塘裡。”

梁嘉賓臉上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神情,道:“草民所有知道的都在這裡了,還請殿下饒恕,草民這就退下了。”

林敬臉上露出幾分若有所思的神色,道:“李繼周,梁嘉賓有什麼需要的,你儘量滿足他,對梁家府上的人,也要照顧一些。”

“是,殿下。”

等到梁家兵離開了府衙之後,林敬心中才微微有些惱火,看來沒有錦衣衛去處理張家口著實有些失策,畢竟像抗虜軍都是戰場上廝殺的漢子,很多地方都會給忽視掉,像這麼一條關鍵的資訊居然都給錯漏掉了。

“速速去告訴李若璉,讓他不必趕回宣府,直接前往張家口,對晉商宅院重新搜撿,重點是范家後院的池塘。”

“是,殿下。”

太子親兵協協統趙雲深抱拳聽令,便迅速轉身離開。

林敬輕輕嘆了一口氣,在桌上鋪好宣紙,一旁的小太監迅速研磨好墨汁,他提筆開始將此次行動的經過盡數寫下,在後文中強調道:“經商可聚斂錢財,可振興國家,絕不可輕易偏廢。但經商一事更應置於朝廷管理之下,以此發揮作用,兒臣請重振市舶司,以市舶司為為主,以百姓之財為輔,貫通天下財源。”

沒錯,在林敬看來,眼下想要將商業發展起來,光是靠民間士紳是不夠的,他們天然厭惡風險,尋常的經商之道自然不會參與,只會從事鹽鐵等具備專賣權的貿易,躺在權力上面賺錢,這種法子是完全不可取的。而事關國計民生的一些行業,也絕不可交到他們的手中,畢竟像晉商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那麼在這種環境下,就必須要更加一步發展官方的力量,其中重新整頓市舶司系統,將市舶司發展成為大明的國企,將皇家商會發展成朱家的皇族企業,才能真正控制財源之道,也能充分利用商貿之利,不會重演晉商往事。

當然,經過了林敬的瞭解後,他也知道眼下大明的市舶司系統並沒有元宋之時的盛況,甚至可以說已經基(本章未完!

第539章 再次議和

本成了一個空架子,基本沒有什麼作用。

大明市舶司沿襲前朝之制度,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衙門,其中設定提舉一人,從五品,副提舉二人,從六品,屬下吏目一人,從九品。而整個市舶司衙門則隸屬於布政司下,因此稅收大權完全掌握在布政司等長官手中。

問題也就在於這一點,朝廷對於市舶司並不重視,也往往存著幾分提防心理,擔心市舶司的發展會引來外來的麻煩,因此市舶司屢屢遭受廢止。

像明朝最早的市舶司還要追溯到吳政權時期,當時朱元璋在大元至正十二年時在直隸太倉州黃渡鎮設定市舶提舉司,後來到了洪武三年又因為太倉逼近京城的緣故,將市舶司改設在廣東廣州、福建泉州(後移至福州)、浙江寧波各一司,其中廣東的是專為占城、暹羅、滿剌加、真臘諸國朝貢而設,而在福建的是專為琉球朝貢而設,在浙江的是專為日本朝貢而設。

可以說,大明最早的市舶司真正貿易作用並沒有發展出來,而是更像是一個宗藩體系下的接待地點,因此在洪武七年就又被廢止。

第539章 再次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