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微微一頓,嘆氣道:“眼下,他們還不會這麼做......只要有朕在,他們若是敢反,朕就算是在病床上,也能頃刻將這些人覆滅,可是豪格沒有這個能力,朕若是死了,只怕他就危險了...??

“憲鬥,朕必須要同明廷議和,只有騰開手,才能畢其功於一役......”

皇太極的眼神中帶著幾分迷茫,他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可是他已經別無選擇。

范文程見皇太極決心已下,當下自然不會再阻攔,而是直接跪在地上,“皇上,眼下的當務之急,一定要先把阿巴泰的五萬大軍調集回來!此次不妨派遣多鐸前往迎接,可以密令阿巴泰,趁機接管多鐸兵權!”

“哈哈哈哈,憲鬥,你果然深得朕意啊。 無錯更新@”

皇太極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他自然不會直接去對付多爾袞三兄弟,便想著透過阿巴泰的手,來將多鐸的鑲白旗暫時接管過來,到時候光是正白旗的多爾袞,就算想要狗急跳牆,也憑白失去了一臂之力。

此外,安排多鐸前往去迎接阿巴泰,無形之中也能降低多爾袞兄弟幾人的戒心,有心算無心之下,成功機率自然不小。

等到這件大事商量議定之後,皇太極才悠悠道:“憲鬥,你認為清河之戰和德州之戰的關鍵在於什麼?”

“火器。

范文程絲毫不加猶豫,他直接下了一個判斷,“明軍的火器出現了極大的變化,相對於過去那些容易炸膛的槍而言,如今抗虜軍手中的火槍似乎要先進很多,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一種武器.......

“還有呢?”

皇太極絲毫不慌不滿地繼續問道。

“還有就是執行力,請恕奴才直言,根據前線的情報來看,抗虜軍眼下的執行能力絲毫不下於我軍,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更加果斷,更加雷厲風行,這樣攻時自然勢若雷霆,受則不動如山,實在是一大勁敵!”

“沒錯。”

皇太極悠悠地嘆氣道:“旁人只以為這兩仗明軍贏得僥倖,可是朕卻不這麼以為,看邸報看得越深,朕心裡越發感覺到這兩仗輸得不冤枉啊!”

要說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人,那麼恐怕非你的敵人莫屬。

對於皇太極而言,林敬固然是最瞭解他的對手,可是他又何嘗不瞭解過去的明軍呢?面前的一切,都已經讓皇太極下了一個判斷,那就是抗虜軍決不可小看。

如果說在大清誰最重視火器,那麼非皇太極莫屬,他是滿洲中第一個真正認識到火器強大之處的首領,並且真正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來設定屬於滿洲的火器軍隊。

在經過了不斷嘗試後,如今清廷不僅具備了鑄造火炮的能力,甚至還改進了火炮的鑄造工藝,其中有漢人工匠發明的“失蠟法”,大大提高了火炮的鑄造效率,因此也使得松錦之戰時,清軍火炮。

甚至一度壓制了明軍火炮。

除了十分重視火炮之外,皇太極也很重視鳥銃,常常會自己去使用鳥銃,因此他也非常清楚鳥銃的特點——這種火器具備強大的威力,但是每次使用都需要使用火繩,非常繁瑣,射擊速度太慢,且在雨雪天下下無法進行使用。 首發更新@

可是根據前線阿巴泰傳遞的訊息,明軍的火槍卻根本不需要使用火繩,射擊速度更快,射擊距離更遠,甚至連精準性都更高,更離譜的是,明軍火槍的質量也似乎比起以前好了太多,根本不會出現炸膛的情況!.

這聽上去簡直像是一個天方夜譚,可是清河之戰和德州之戰的結果,卻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皇太極,這是真的。

而這一點將意味著明軍一旦大規模裝備這種新式火槍,那麼清軍的火器將會面前落後,甚至在戰場上也會因為這種武器落入下風。

“憲鬥,你負責對明廷的情搜,這一點還需要你去想辦法查清真相,至少要弄到幾桿新式火槍,必須要學會仿製這種新式火槍才行......”

“奴才領命。”

“還有,你對明太子林敬,到底怎麼看?”

皇太極的神色中帶著幾分疑惑,他實在不願相信這一切只是一個十六歲少年做出來的......

范文程輕聲將諜報中對明國太子的公開所作所為一一敘述出來,臨了之後才說道:“明太子雖然做了很多事情,可是他行為卻異常低調,很多事情都暫時沒有更新的訊息。”

皇太極只是輕輕聽著,很快林敬的形象逐漸在他的腦海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