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連忙低頭不語,他雖然覺得太子這番話另有所指,可是此時卻不敢妄加揣測。

實際上,林敬心中對朝廷,或者說對崇禎皇帝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怨言的,原因正是如同張煌言所說,他們做事情實在有些太急太迫。

原因很簡單,自從德州之戰結束後,阿巴泰便主動停止了進攻清河,他收攏了軍隊也沒有再進德州,而是直接開始迴轉京畿,不過他也沒有繼續針對京畿展開進攻,而是準備真正撤離關內——他的行軍路線,基本上是朝著密雲的方向前進,很可能會再次透過牆子嶺的方向返回京城。

而這一點頓時讓崇禎和內閣大臣們產生了誤會,他們認為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已經到來,並且不打算等待林敬率領抗虜軍前來,就直接展開對東虜的伏擊之戰,甚至連伏擊地點都已經選好,那就是在密雲螺山。

當初,趙光擴提出了螺山伏擊的計劃時,林敬本身是同意的,但是他認為這一戰需要謹慎才能打,說白了必須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而不能讓趙光抃來執行這個計劃,因此暫時需要等待,最好是在東虜大軍過去一部分之後,再進行打擊比較好。

然而,此時崇禎的想法卻也發生了變化,他一方面因為德州之戰的勝利,開始對明軍戰鬥力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即便是趙光抃在天時地利人和下,也能在密雲打一場勝仗,而另一方面,便是他認為抗虜軍既然需要休整,那麼肯定無法及時攔截住要出關的阿巴泰,此戰怕是會落空。

當然,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問題,真實的原因還是崇禎皇帝對太子產生了忌憚心理。

畢竟眼下林敬的聲勢太高,在這短短一年時間裡,他所做的一切所有人都看在了眼裡,朝廷中的文武大臣也越發看好太子,看好未來的皇帝,而這一點自然讓崇禎心裡會有些不舒服。

當然,這件事只能等回京才能慢慢處理了。

大軍回京,瑣事繁雜,再加上林敬的太子行輿,基本上每天也只能走上個四五十里路,等到四月初三的時候,才真正抵達了京城,內閣首輔吳性率領其餘大臣們,紛紛在距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迎接。

大明太子出行禮儀自然是極為繁瑣的,林敬雖然有些不耐煩,可是他也知道在某些場合的重要性,因此倒也不反對。

按照規定,皇太子還京時當乘金輅,金輅的圓蓋上面鑲嵌著四塊圓版金,四根黃緞帶將三層黃緞帷布系在上面,後面則是擁有大旗十二面,旗上各自繡著金龍,看上去非常威武。

在皇太子金輅前方,則是有儀仗與器樂前導,四名太監提著燒著檀香的銅爐,輕煙氤氳,香滿通衢。還有一個武士騎著高頭大馬,擎著一把黃傘,走在前面開道。

望著面前帶著笑容的首輔吳牲,林敬內心也是百感交集,當初他離開京城的時候,可沒想過自己這麼快就回來,更沒想到回來的時候居然是這種場景。

“有勞首輔,大家還是先回城吧。”

眼下這個場合自然是極為嚴肅的,基本上也談不了什麼東西,吳牲和其餘內閣大臣們在見完禮之後,也頗為識趣地跟在車架的後方,朝著京城方向趕去。

&nbsp本章未完!

第525章 優勢在我

在進了京城之後,林敬才終於獲得了幾分喘息的機會,他將一應禮節進行完畢之後,很快便***進了宮,今日他的事情可不少,除了要面見皇帝以外,皇后那邊也必須要去一次,這是人子的本分。

進了奉天殿,林敬很快便在王伴伴的引領下前往了偏殿拜見皇帝,他微微抬起頭,只見正坐在桌案後面的崇禎皇帝,頭上的白髮似乎也多了不少,整個人的臉上都透著幾分難言的暮氣。

而下首則是坐著首輔吳牲、次輔蔣德璟,兵部尚書張國維以及戶部尚書黃景昉等人,紛紛落座。

“兒臣見過父皇,父皇聖體安康。”

崇禎皇帝擱下了手中的筆,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他親自站起來走到朱慈糧的面前,扶起了自己的太子,眼眶微微發紅。

“此番著實辛苦你了。”

“回稟父皇,兒臣不辛苦.....父皇在京城居中排程,才真正是為我大明披肝瀝膽.......”

林敬這番話說的的確是真心話,眼下大明皇帝這個位置堪稱天下第一為難,即便是他自己,也需要跳出京城這個是非窩,才能做一些事情。

第525章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