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改變大明的男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來太子應該對自己的一些動作有所耳聞,但是出於種種原因,並沒有直接揭穿自己,或許也是擔心自己做出一些不能回頭的事情來。
罷了,罷了。
按照這一場大戰來看,大明的日子的確還長著呢!
吳三桂十分滿意地離去了。
林敬也輕輕吐了一口氣,他知道想靠三言兩語讓吳三桂不去打這些小心思根本不可能,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像這等務實之輩慣會見風使舵,只要大明在他的手上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吳三桂就只會越發忠誠於他,忠誠於大明。
京城。
自從東虜入關以來,京城便始終處於戒嚴的狀態,即便是前些日子清河取得大捷,京城的戒嚴也始終並未解除,京畿附近的百姓也幾乎都逃到了外城下,只不過他們並沒有被允許進入京城,只得在外城城牆下結寨為生。
由於吳又可的防疫局工作得力,原本爆發於崇禎十六年的京城大瘟疫並沒有真正發生,京城內的人口也依然處於七十多萬人的水平,只是長期被封鎖的狀態下,不少百姓們卻陷入了食不果腹的境地,甚至不少流浪前來的百姓賣兒賣女,只為求得一口飽飯。
民間的混亂自然也會傳達到朝堂上面,此時大明朝堂之上也是混亂不堪,大臣們要麼就是聲討內閣行事不力,要麼就是問責邊關將士,再要麼就是攻擊首輔無能.......即便首輔吳姓勉力為之,可是也擋不住眾口之言,早早便向崇禎皇帝呈遞了請罪折。
說到底,歷次的東虜入寇已經給大明君臣造成濃重的心理陰影,他們既擔心東虜大肆荼毒地方,又擔心東虜會返身圍攻京城,因此當林敬取得了清河大勝之後,才使得那麼多大臣內心激動澎湃不已,也才使得周遇吉大軍南下那麼順利。
當然,慌亂歸慌亂,內閣該做的事情也都沒有少做。
吳姓自從得知了林敬的計劃之後,便一直在做兩面準備,其中第一個自然是戰局順應林敬的計劃展開,到時候就可以部署大軍展開對阿巴泰大軍的伏擊;第二個便是一旦戰局發展不利於大明後,那麼他也將會盡快調集大軍入衛京城。
此時奉天殿內,崇禎皇帝手裡捧著吳牲呈遞上來的奏摺,臉上的意味頗為複雜難言。
良久之後,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才輕輕嘆了口氣。
“吳牲,你以為太子能贏嗎?”
太子能贏嗎?
實際上吳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儘管他對太子很有信心,可那畢竟是好幾萬東虜,光靠太子目前的力量,能不能打贏確實在兩可之間。
“回稟陛下,臣以為太子既然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當有幾分信心才是。縱使不敵東虜,想必也沒有什麼大礙...
只是,吳牲這話越說聲音越小,而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則是越聽眉頭越皺。
他甚至都開始有些後悔,當初不應該貿然答應林敬的這個作戰計劃。
要知道,一開始林敬雖然在奏章裡信心百倍,可是崇禎皇帝也不是毫無疑慮,他也向內閣溝透過,只是內閣大臣們一來的確因為清河之戰,對林敬產生了一定的信任,二來他們也希望能夠打擊東虜的囂張氣焰,不至於讓大明徹底顏面無光。
兩邊一拍即合,給崇禎皇帝自然是百般承諾和解釋,甚至還讓周遇吉率領了一半羽衛軍南下,再加上吳三桂的一萬關寧軍,才策應林敬的這個作戰計劃。
“眼下可有訊息?”
崇禎皇帝輕輕嘆了一口氣,他真想去向列祖列宗祈求,讓東虜以後再也不要入關了。
畢竟東虜的每一次入關,都幾乎是在大明皇帝的頭上拉屎,甚至拉完屎還要讓皇帝頂著這堆惡臭難聞的東西繼續治理天下.....
前面下達的幾次罪己詔,何嘗不是崇禎皇帝內心難言的隱痛?
若是太(本章未完!
第513章 改變大明的男人
子真能阻敵于山東,那麼也就意味著大明對東虜再也不是毫無辦法,好歹有一個反制的手段,那麼東虜想必也不會那麼囂張才是。
吳姓繼續老實地回應道:“前些日子還有一封回奏,聲稱一切順利.......眼下卻再無訊息。”
崇禎皇帝眉頭微微一皺,他正準備繼續說些什麼的時候,卻是聽見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只見兵部尚書張國維卻是已走了進來,高呼道:“陛下,大捷!大捷啊!”
年邁的張國維差點一個翅趄倒在了地上,不過他也絲毫不顧,將手中的捷報呈遞了上去。
“什麼?大捷?!”
崇禎皇帝先是一陣懵,緊接著又反應了過來,一臉不可思議地接過了捷報,道:“是太子殿下發來的捷報嗎?”
“皇爺,太子殿下大捷!”
正在此時,東廠王德化也高聲呼叫著衝了進來,他一臉諂媚地笑道:“皇爺,太子殿下傳來捷報,德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