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臨清三倉的行動一直持續到次日清晨,所有三倉官員的住宅都已經被查封,海巡等人也都被投入了大牢,受到錦衣衛的嚴加審訊,所有的黑暗都將會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直到被陽光徹底驅散。

“殿下,根據審訊得知,臨清三倉歷年來都出現過多次虧空,海巡等人也是沿襲舊例,將轉運來的官糧移為他用,以至於賬面上出現了巨大的虧空,不得不重新造賬來填平.......這裡面似乎牽涉到了魯王、德王還有衡王.......”

李若璉毫無波動地敘述了一番經過,然後恭敬地呈遞上了一摞紙張,“所有的審訊記錄都在這裡,還請殿下定奪。”

林敬臉上帶著濃重的疲憊感,他已經足足好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昨夜更是隻眯了一個時辰左右,眼睛裡幾乎佈滿了血絲。

在接過了審訊記錄之後,林敬簡單看了一遍,眉頭頓時深深皺了起來。

臨清倉乃至於還沒有被查封的德州倉,實際情況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從萬曆年間就已經存在了一定的貪腐問題,而這麼多年之所以沒有被查明,實際上也是得到了山東三位藩王以及漕運系統上上下下的默許,才使得臨清倉和德州倉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其中不僅有像朱大典這種貪婪無度的官員,可是也有像德王、魯王和衡王這種宗室的庇護。

說起來,大明在山東一共封過六位藩王,其中像齊王、漢王以及涇王都已經徹底絕嗣,而僅剩的三位便分別是德王、魯王和衡王。

其中魯王是源自於朱元璋時期,第一位魯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也是最早被封王的一批皇子,只是這位朱檀喜歡服用丹藥,因此年僅十九歲就服食丹藥中毒,醫治無效死亡,死後還得了一個“荒”字為諡號。

好在朱檀當時已經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朱肇炬,才使得魯王一脈沒有絕嗣,使得魯王一脈成為在山東時間最長的藩王,傳承到如今的是第十三代魯王,名叫朱以派。

德王一脈原本是英宗皇帝朱祁鎮的第二子朱見清,原本被被叔叔明代宗朱祁鈺封為榮王,等到奪門之變後,才被朱祁鎮改封為德王,封地在山東德州,只不過由於德州比較貧瘠,因此才將他改封為濟南,藩號不變。

由於原本齊王一脈和漢王一脈都已經被廢黜,因此他們的產業也都落到了德王手中。

崇禎十二年,第六任德王朱由樞和部分家人被俘虜,因此如今的德王由朱由樞的弟弟朱由櫟襲封。

至於衡王一脈,起於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七個兒子朱祐輝,於成化二十三年被封,就藩山東青州,儘管青州這個地方曾經封過齊王朱博,是個不吉利的地方,但是朱祐輝是個老實人,不多時,因此衡王一脈一直都平平安安地在青州傳承了下去,如今的衡王朱由橄於崇禎五年四月襲封衡王,眼下已經做了足足十年的衡王。

根據海巡的供詞,臨清倉每年都需要給魯王、德王以及衡王上供,耗費錢糧約二百餘萬石,其中獲得利益最多的並不是魯王一脈,而是德王一系,這也是因為前任德王被俘的緣故,使得崇禎皇帝對德王一系多有照顧,其次便是魯王,至於青州的衡王向來老實,因此獲得的利益最少。 @

林敬捏著手中的供詞,臉色陷入了鐵青。

大明都到了如今這個份上,這些個藩王還是這麼一副德行,著實該殺!

根據林敬的回憶,山東三王在原本歷史上結果各有不同,其中魯王朱以派在東虜進入濟南後便選擇自縊而亡,也算是為大明盡了心,而德王朱由櫟和衡王朱由橄則是都選擇降了清廷,後來也都被清廷所殺。

想到這裡,林敬便搖了搖頭,他絕不能讓這等廢物繼續享受著山東百姓的供養,否則有這些個王八蛋在後面拖後腿,他如何在前面抵禦東虜?

“李若璉,繼續審問這些蠹。

蟲,給我好好深挖一番,看看還有哪些漏網之魚,切記要將他們的所有財產都要清查出來,怎麼吃的,我就要他們怎麼吐出來!”

“是,殿下!”

等到李若璉退下之後,林敬便親筆寫下了一封彈劾三王的奏章,連同自己在山東的抗清計劃,一起交給了方拱乾,讓他立刻派遣信使送回京城。

方拱乾深知臨清倉發生的情況,他猶豫道:“殿下,何必如此激烈?若是這封奏章呈遞上去,只怕......”

“只怕什麼?我大明的江山,就是這麼一點點丟掉的!”

林敬恨恨地將桌邊的茶盞扔在了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隨後才冷冷道:“傳令下去,秘密監視魯王和德王,至於青州的衡王,也要看起來。”

“是,殿下。”

方拱乾心中砰砰直跳,他有一種預感,恐怕這一次三王怕是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在打發了所有人離開之後,林敬才輕輕嘆了一口氣,對付三王這件事終究是存著幾分無奈,畢竟他是太子,貿然去針對地方的藩王,總會落下幾分口實。

特別是外界都在傳頌太子是得到了太祖的庇佑,這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的建文皇帝,而眼下他如果對藩王大動手腳,那無疑更加坐實了這種猜測,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在想,誰會是靖難的燕王?

千萬不要認為這種信口開河的謠言沒有殺傷力,實際上任何有鼻子有眼的謠言,在殺傷力上都十分巨大,特別是牽動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經時,更會導致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

正因為如此,林敬在京城的時候一直都沒有主動站出來對付藩王,即便他知道大明的宗室體系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可是他也依然沒有去下手,實在是因為忌憚太多。

然而,到了眼下這個關鍵時候,林敬已經別無選擇。倘若他不去將三王收拾掉,那麼根本就無法盤活山東的所有資源,也自然無法去團結一致對付東虜。

為了大局,林敬只能選擇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