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濟南之後,林敬很快就召集山東的文武官員,就在城樓上進行軍議,而這一次的軍議主要內容只有一條,那就是發動全山東的力量進行備戰,隨時做好抵禦東虜的入侵。

在原本歷史上,清軍這一次入侵關內,很快就一路打到了山東,可是由於王永吉堵御無術,不到一個月的時就已經丟失了七十多座城池,甚至像所管轄的濟南、兗州、東昌三府州縣也都盡失,損失極為慘重。

直到清軍退出山東時,王永吉才率兵收復空城,以“恢復失地”上奏朝廷,直到後來召對才露出了破綻,為朝廷所知,王永吉引罪自劾,結果崇禎帝認為王永吉收復失地有功,不以為罪,反而擢升王永吉以兵部侍郎總督薊遼。

林敬絕不會允許像這樣的事情第二次發生,因此他很快就直接架空了王永吉,對著下面的官員釋出命令,積極準備修築城防,在城頭上準備了大量的滾木和壘石,至於像火炮和火銃也都會進行準備,至於官兵們的整頓工作也在積極地進行當中。

除此之外,林敬還將大批大批的官員派遣下去,徵用寺廟以及空地,用來收攏流民,使得他們不至於在冬天會凍餓而死,另外林敬準備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在流民當中挑選適齡男子進入輜重營當中,來幫助各地修建城防設施。

只是此時對於林敬而言,相對比較艱難的問題還是糧草問題。

說起來山東天災連連,導致糧食早已大量減收,而且還需要供給給直隸一部分糧草,使得眼下山東糧草的積蓄並不多,如今流民廣泛南下之際,林敬想要養活這麼多的流民,就需要準備好大量的糧食。

在這個要命的問題上,林敬很快便找來了王永吉和江遂,沉聲道:“眼下德州官倉裡面囤積了多少糧食?”

“臨清倉有一百四十萬石官糧,德州倉有五十萬石官糧.....”

王永吉很顯然是做過了相關的準備工作,他很快便派人送來了厚厚一摞糧倉的進出賬本,裡面記錄的便是這些年來德州官倉的官糧調入調出過程。

林敬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若是還有二百三十萬石倉糧,那麼今年糧食問題應該是不用特別發愁的,便開始簡單地翻看著賬本。.

永樂十三年,平江伯陳暄督漕運,疏浚清江浦河道,自此漕運暢通,南北大運河成為東南漕糧北上的黃金水道。東南地區的糧食經運河輸入京師,沿途淮安、徐州、德州、臨清水路暢達,故漕糧先集中於這四個地方,再透過漕運運到京師,因此便在這四個地方設定了四大糧倉。

其中臨清為山東咽喉之地,“河踞會通,水引漳衛,大堤繞其前,高阜枕其後,乃南北之襟喉,舟車之都會。”,作為京師屏障與門戶的臨清倉收納收納山東、河南及江淮、江南漕糧轉運京師,存糧額最高一度達數百萬石,為運河諸倉之冠。

則德州倉雖然地位稍次一籌,可是此地也是南北通衢要地,特別是在會通河疏浚後,更是一躍成為運河五大水次倉之一,與天津、臨清、徐州、淮安等倉齊名,也是大明的大型糧儲倉庫。

按照常理而言,臨清倉和德州倉的賬本自然是複雜無比,林敬想要在短時間內理清並不容易,可是他的眉頭卻越來越皺,甚至讓一旁的王永吉都有些納悶,這賬本難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是的,林敬的確發現了一絲詭異的情況,那就是賬本內容看似沒有破綻,可是後面很多頁的字跡卻顯得有些太新,看上去像是剛剛寫上去不久——可問題是那些賬目的日期,距離目前都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之久。

說白了,這本賬根本就是新做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糊弄事情。

林敬心中原本有些惱火,可是後面他卻慢慢強自忍耐了下來——他已經想明白了,這件事根本就不是下面的官員們為了糊弄他這個太子爺,而是已經成為了一種潛規則,可能。@精華\/書閣*首發更新~~(本章未完!

第462章 清查糧倉

連王永吉也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到這裡,林敬平復了一下心情,望著王永吉沉吟道:“王撫臺,你以為官倉當中,真有這麼多的糧食嗎?”

“這個,既然賬目上有這麼多,官倉裡大概也有這麼多吧....“

王永吉在心裡微微嘆了一口氣,果然還是被這位心細如髮的太子爺給發現了!

實際上,地方官倉一般都有兩本賬,一本自然是做過手腳的,賬面上所有的東西都經得起查,跟實際的資料也能合攏,這種賬通常是交給朝廷的,而它唯一的破綻便是,如果朝廷真要安排人來查,那麼糧倉裡的實際情況定然是瞞不住的,畢竟沒人能把那麼大的虧空在短時間內彌補上來。

因此,為了應付來自上面的調查,地方官倉的官員們自然會把虧空的這部分糧食變成實際利益,給山東官場上下分潤一二,以求遮蔽。

王永吉自然也拿到了這一份孝敬,而且他還不能不收,倘若不收,那便是跟整個山東官場的官員們作對,到時候即便有朝廷的支援,他王永吉也休想繼續做這個巡撫。

在有了自上而下的官員們庇護之下,地方官倉裡行事自然更加肆無忌憚,不光是大肆盤剝過路的漕船,甚至連兩淮和山東的百姓們也難逃他們的盤剝,而入倉的糧食則早已經換成了砂石。

林敬還不清楚這裡面的曲折,可是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臉色絲毫未變,沉聲道:“禦敵之際,糧食不能有絲毫的差錯,我決定清查臨清倉和德州倉,王撫臺以為如何?”

“這個......“

一聽到林敬清查官倉,王永吉頓時就猶豫了,就連頭上冒出的冷汗,都來不及去擦拭。

“王撫臺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言。@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啟稟殿下,下官以為,若是大張旗鼓清查官倉,只怕那些蠹蟲們會狗急跳牆,到時候反而於殿下不利。”

王永吉終於擦了一把冷汗,嘴裡卻說了一句真正的大老實話。。

第462章 清查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