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敬微微一笑,他對於這個年輕人可是寄予了厚望,便微笑著示意讓他開口。
張煌言謙卑地拱了拱手,然後轉向眾人行了一禮,才緩緩開口道。
“如今陝西、河南又是一年的大旱,百姓流離失所,莊稼沒有產出,盜賊蜂擁四起,只怕局勢只會越來越惡化下去,。(本章未完!
第422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眼下孫督師在潼關練兵,他雖然頗具韜略,可是手中無兵無糧,面對如此局面,恐怕也是束手無策。”
張煌言沉聲道:“眼下與其讓孫督師孤身守在潼關,還不如選擇移兵湖廣,可以讓他休養生息,也就能夠保全秦兵最後的精銳。”
“放棄潼關?只怕朝廷不會答應。”
林增志眉頭一皺,道:“若是不戰而棄守潼關,擺明就是放棄了陝西,若是流寇從陝西長驅直入京畿,只怕就是一場天大的禍事。”
朱大典則是神情默然,他似乎對張煌言的建議並不感覺到驚訝,也並沒有出聲反對。 首發更新@
只不過對於在場的其他人而言,則多多少少對張煌言的膽子之大感覺有些震驚,對於他的這個意見倒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不過反對的人還是佔據了多少,說白了大明朝政治正確是佔據主流,三邊總督要是連潼關都不敢守,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林敬微微沉吟了一番,他當然知道後來歷史的程序,孫傳庭固然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可是面對此時的困境依然
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長期匱乏的後勤補助也使得秦軍在歷次大戰中無法取得真正決定性的戰果,而一旦失敗則必將導致徹底全軍覆沒。
說白了,像這麼去消耗一支軍隊,哪怕再天才的人去率領,也很難避免失敗的結果。
因此,張煌言的判斷是正確的,孫傳庭撤往湖廣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不僅可以恢復秦軍的精銳之力,還可以避免將來退往湖廣的左良玉一部徹底坐大,形成一定的制衡。
只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怎麼才能說服朝廷讓孫傳庭撤離呢?又如何說服孫傳庭放棄潼關呢?
像這樣的一個關鍵問題,卻被張煌言給有意無意地忽視掉了。
林敬微微一笑,道:“陝西之於大明,猶如一個泥潭,我們已經花了很多力氣在裡面,想要一下子抽身撤離,同樣也要花很多的力氣..”
眾人頓時有些驚訝,這番話似乎是在反駁張煌言,只不過張煌言神情卻依然十分冷靜,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卻不料就在這個時候,林敬的話音一轉,道:“但是即便如此,放棄陝西也頗為有利,原因很簡單,我大明眼下根本無力去爭鋒於一地,唯有著力全域性才能破局。”
“陝西對我們來說食之無味,如果想要保留則需要維持大量的軍隊,所有的錢糧都需要從後方供應,耗費巨大,甚至足以拖垮整個大明的財政,這是大明真正的災禍之源。”。
第422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