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走一步看一步
章節報錯
對於此時的高名衡而言,他的心情的確十分沉重,甚至變得有些絕望起來,原本他跟楊廷麟對於駐守開封有很大的信心,可是經過了這麼漫長的守城之後,援兵遲遲未到,以致於開封城內逐漸變得山窮水盡。
特別是李自成為了攻下開封,甚至都已經開始挖掘溝渠,準備對開封實施水攻——高名衡已經看到了城外的闖軍們整日裡在挖土,搬運大炮,修築炮臺,很顯然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選擇發起攻城。
高名衡心中明白,眼下開封已經守不住,他已經在心中有了決定,只能想辦法在城破之前,將周王送出城去,到時候他再同開封同生死好了。
“伯祥,眼下開封指定是守不住,可是咱們不能都陷在城裡,我準備讓你帶著周王突圍出去........無論如何,周王的性命咱們總是要保全。”
周王朱恭枵乃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孫,於天啟元年襲封周王,總體上來說還是非常賢明的,自從李自成攻陷洛陽,殺福王常淘後,周王朱恭枵便親自拿出庫金五十萬,餉守者軍士,並懸下賞格,殺一賊給五十金。@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對於高名衡守城這件事,周王朱恭枵也是鼎立贊同,他還自己出資來加築開封城,以防禦闖軍,因此甚至連崇禎皇帝在京城都頗為讚賞這位賢王,認為“此高皇帝神靈憫宗室子孫維城莫固,啟王心而降之福也”。
可以說,崇禎之所以安排軍隊加急救援開封,多多少少也是希望保全周王,不至於使其落入闖逆手中。
楊廷麟對這件事也十分重視,他輕輕點頭道:“前日我還去了周王府,周王似乎並沒有太過於慌張.......只是城中的處境,的確大為不妙。”
“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名衡輕輕嘆了一口氣,他帶著眾人一同返回了衙門大院,直接便往後邊的簽押房走去,可是還沒走兩步的時候,只聽見一聲撲通——原來自己的那匹馬在被馬伕牽往西偏院馬房去的路上,卻是一不小心直接栽倒下去了。
馬伕頓時驚惶無比,跪在了高名衡和楊廷麟的面前,道:“大人,馬兒好久沒吃東西了.......“
高名衡望向自己那匹陪伴了多年的愛馬,長長低嘆一聲,他走上前去伸手撫摸著馬鬃,低聲道:“這些年著實苦了你.......今天就讓你解脫吧。”
說到這裡的時候,高名衡在眾人驚訝地目光中,拔出了腰間的佩刀,狠狠一刀***了馬兒的脖子裡面,滾燙的血液瞬間流淌出來。
“這些日子,府衙裡的官吏們都餓脫了相,每個人分上一斤馬肉,剩下的先留下來烤成肉乾。”
楊廷麟神情複雜地望了一眼高名衡,並沒有多說什麼,在這種艱難的時候,無論是誰,都很難說出一句安慰的話來。
等到回到簽押房之後,楊廷麟才輕聲開口道:“前日去見周王時,他說宮中已經斷糧,而各家的郡王、奉國將軍,更其絕糧得可憐.......希望咱們能再拔上一筆糧草。”
“若是有糧,老夫又何必斬殺愛馬?”
高名衡搖搖頭道:“眼下必須要決斷,你們突圍出城的糧食我都已經準備妥當,就等明日城中老幼出城採青之時,你們裹挾在百姓裡面一同出城,切記一點,若是闖軍識破,一定不能讓周王落入賊手。”
楊廷麟點了點頭,如果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只能讓周王選擇就義了。
次日清晨,百姓們拖著蹣跚的步伐,朝著城外走去,他們早就已經餓了多時,人人都是一副臉色蒼白的模樣,而楊廷麟則是帶著十個人,護送著周王混在了百姓當中,悄悄地出了城。
若是放在往常的時候,楊廷麟這些人自然難逃城外闖軍的視線,可是偏巧的是,今日盯住開封城的並非闖軍,而是頗為懶散的曹營人馬,他們只是大大咧咧掃視了一眼,看到百姓裡面沒有穿。(本章未完!
第411章 走一步看一步
著軍衣的傢伙,便就都縮回了營中。
等到楊廷麟帶著周王等人逃出了開封城以後,便立馬乘坐船隻過了黃河,一路抵達了南岸。
當時間逐漸進入七月底的時候,接連多日的大雨使得河水暴漲,不僅原來河心沙洲全然不見,而且滔滔洪水,一望浩渺,奔流沖刷堤岸,洶湧澎湃。
楊廷麟瞧見這一片水勢,再聯想到了城外闖軍的動作,不由得心急如焚,對著周王拱手道:“王爺,只怕城外的賊人們會選擇決口......到時候開封恐怕不保,咱們必須要抓緊時間見到侯督師才行。”
周王連連點頭道:“伯祥,你說得對,眼下關鍵便在於救援開封一事上.......你速去......”
“王爺,侯督師心中多有擔憂,只怕下官勸說不得他,若是有王爺的手跡,則下官也多一些把握......”
一聽說楊廷麟要手跡,嗅覺敏感的周王就有些不樂意,他生性敏感,絕不允許自己的手跡隨便被人拿去使用,可
是望著面前的澎湃江水,他又說不出拒絕的話語。@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還請王爺,救一救這全城的百姓吧!”
楊廷麟跪在了地上,臉上帶著幾分渴盼的神色。
周王微微嘆了一口氣,在掙扎之下只好叫人送來了紙墨,然後在上面寫下了短短几句話,“全城絕糧,潰在旦夕。救援與否,速速斟酌。”,後面署上了周王的名字。
楊廷麟把這幾句話反覆看了三遍,納入袖中,對著周王拱手一禮,接著便派人將周王先安頓好,自己則是騎著馬去尋侯督師的蹤跡。
而此時侯恂卻駐節在封丘城中,他對於解救開封之圍,原沒有多少信心,也沒有神策妙計。若非他是提拔左良玉的恩人,只怕安穩軍隊都做不下來。
此外,不光是他侯恂沒有這個信心,就連依為心腹的左良玉也似乎沒有救援開封的想法,似乎多少有些保留自身勢力的想法。
更關鍵的少,侯恂名義上雖為督師,可是他畢竟多年身處大牢之中,身邊並沒有太多可以信賴的人,便向親朋好友索要了不少京城候缺和謀差使的人員,隨他前來效力,至於這些人既沒有能力,也毫無忠誠可言,每日裡只在行轅中吃閒飯,做清客。
因此,此時的侯恂除了自家的兩個兒子侯方域和侯方夏以外,並沒有太多的差遣力量,他們各自率領了一部分家丁,編成了五百人的督師親軍,守在了侯恂的身旁。。
第411章 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