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眼下籤訂和約可不是為了見好就收,純粹是皇太極為了進一步整合內部的資源,消化之前幾次的戰爭成功,等到清廷真的消化得差不多了,再一次進關的他們也勢必會比歷史同期更加強大。

因此,林敬並沒有將這件事太當一回事,他依然將主要的精力灌注在自身勢力的成長山。

京營校場。

“一二一,一二一。”

“殺韃子,報朝廷!”

一隊隊穿著紅色布面甲的明軍士卒正在校場內跑動著,他們在刺眼的烈日下張著嘴,發出急促的喘息聲,汗水更是將身上的衣物浸溼了一遍又一遍。

跟在身後的明軍小隊長嘴中含著一個哨子,他一方面緊緊跟著士卒們的步伐,另一方面急促地吹著口哨,用哨聲來維持著士卒們跑動的節奏。

原本在明軍將領們看來,一邊吹哨子一邊跑步是一個很傻的行為,可是眼下他們卻從中發現了一些奧妙,那就是隨著訓練的深入,士兵們對於哨子的敏感度提高了許多,而軍官們在指揮上似乎也更加得心應手。

其次,跑步表面看上去也沒什麼用,可是它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士兵們的精氣神,使得如今的太子親軍營越來越像一個整體,就好像一柄廢鐵在經過不斷的敲打後,逐漸淘汰其中的渣滓,變成了一塊真正能夠鍛造的鋼鐵。

“殿下,臣實在是沒有想到啊,眼下太子親軍營的訓練效果竟然變得這麼好.......”

吳襄臉上帶著幾分驚訝之色,一邊小心翼翼跟在林敬的身後,一邊張望著太子親軍營的訓練,看到精彩處便不由得流露出幾分讚歎來。

林敬微笑著望著吳三桂他爸,沉吟了一番才說道:“吳將軍久歷沙場,眼光自然是極好的,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改善的空間呢?”

吳襄頓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的確確在認真思考著太子親軍營可以改進的地方,畢竟眼下這對於他而言,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

原因很簡單,在過去的八年時間裡,吳襄因為‘擁兵不進’的罪名被下獄過,而後便一直都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直到林敬開口,他才看到了重新復出的希望。

因此,吳襄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個被太子賞識的機會。

“臣以為,眼下新軍營在紀律和組織上都非常好,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們的所有訓練似乎從來都沒有涉及到核心的戰術部分”

林敬點了點頭,道:“這是我有意如此,原因很簡單,他們將要使用的武器將於如今的武器大為不同,到時候所有的戰術也要發生很大的變化,而這需要極佳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因此我才會讓他們先專注於跑步。”

吳襄微微沉吟了一番,開口道:“莫不是新的火器?

“沒錯。”

林敬略微有些驚訝地望了吳襄一眼,才輕聲道:“聽槍炮廠那邊的意思,新的火槍已經出來了幾隻樣品,吳將軍要不要跟我一塊去看看?”

“臣正有此意,只是不敢貿然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