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分歧(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為了儘快落實固態鋰電池的生產問題,我建議立即著手開始準備。”
“除此之外,以公司現有的人力並不能滿足固態鋰電池釋出後的需求,而且後期還要面臨投產等問題,所以擴大公司現有人員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李玥上來就甩給王樂兩個問題,還都是他尚未考慮周到的問題。
“首先人力方面,在我們暫時不需要組建技術研發部門的情況下,市場、策劃、營銷、公關等諸多部門我們只需要釋出相應招聘資訊即可,關鍵崗位可以透過獵頭來幫助我們尋找合適的人才。”
“其次就是投產問題,您之前有過設想公司負責設計研發和一部分訂單的生產問題,而其他訂單則會委託第三方公司代為生產。”
“老闆,我認為這種生產模式有必要更改一下。”
“首先如果我們自己生產就需要從零開始涉及原料、生產以及運輸。”
“而其中生產環節就存在一些很大的問題,我們需要投資建設屬於我們的工廠、招聘工人、設計改造生產線等。”
“而且在廬州府根本找不到多少熟練的工人,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培訓他們,這勢必會影響我們的產能。”
“與其如此,我們不如直接將所有的訂單全部委託給第三方公司代為生產。他們有現成的工廠、熟練的工人,只要將生產線改造一番就能保證一定的產能。”
“最重要的是這可以減少我們的生產成本!”
自家老闆不靠譜,關鍵時刻李玥展現出了自己的專業能力。
王樂聽得很認真,之前自己確實有想過但是腦子裡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不過王樂也有他自己的考慮,道:“誠然按照你的方式確實可以節省一大批成本,但是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生產能力那麼在後期我們可能會被受我們委託的第三方卡脖子。”
“一旦他們中斷生產,我們的供應壓力將會暴增。而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工廠無疑會將這種可能壓至最低。”
李玥沉默,她心裡清楚確實有王樂說的那種可能,只是她覺得這種可能極其低,況且他們完全可以在合同中新增相應條款最大程度地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可看到王樂一點都不退讓的模樣,李玥心裡同樣清楚如果他堅持這種生產模式她也阻止不了。
當然除了這兩種方式外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出售技術以及授權,但是這兩個選項別說王樂,就是李玥都沒想過。
固態鋰電池的全套技術王樂連國家都不賣更何況別人,而技術授權在華國內除了軍方還有誰有這個能力能讓王樂心甘情願主動提出給予技術授權。
至於國外想要獲取技術授權那就看國家答不答應了,別忘了給軍方的技術授權可不是白給的,境外組織想要謀奪固態鋰電池技術那就看看軍方的刀快不快了。
“固態鋰電池涉及到行業實在是太多,這就意味著高需求。我們不能容忍在產能這塊上受到第三方制約,這是底線。”
王樂開口緩解兩人之間這種僵持的局面。
“可即便如此,在我們自己的生產體系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在產能上還是會依賴第三方公司,畢竟從零開始投產固態鋰電池肯定是沒有委託第三方生產快,這種情況下同樣會受到制約。”
李玥立馬指出王樂的漏洞,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正常情況下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如果是第三方主動上門提出為我們生產固態鋰電池呢?”王樂笑著反問道。
“主動上門?國內電池生產商兩大巨頭新迪和元翎是國內數十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動力電池供應商,在我看來他們可能會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但是他們不一定會缺這筆生產訂單。”
“你的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固態鋰電池跟傳統鋰電池之間的差距足以讓消費者投入我們的懷抱。”
“而被消費者們放棄了的傳統鋰電池還會有幾年的活路?”
李玥再一次沉默了,固態鋰電池技術出現在這個時代真的就是對電池行業的一次革命。
“但是我們怎麼讓他們主動上門呢?”
王樂看著李玥笑了,他知道她被他說服了,而後自得且自信地說道:“這就要請官方給我們出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