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

王樂一臉驚喜地說道:“恭喜你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生命體又邁進了一大步。”

“謝謝!”

聽著管家的道謝,王樂臉上的笑意更勝了,對於管家自我完善他真的是一點也不在意,底層邏輯已經閉環鎖死,除非重新編輯,但是重新編輯就意味著管家會消失,而底層邏輯中有一條就是在沒有經過王樂授權的情況下不得進行復制、編輯同類體。

除非管家“自我覺醒”,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午飯時間,王樂吃著管家訂購的外賣,沒有像之前那般跟員工一起吃著附近飯店送來的飯菜。

自打藍圖新能源組建完成後公司人員急速增多,跟之前只有十幾號人的情況不一樣,如今藍圖旗下總計有員工高達一百餘人,而午飯問題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為此王樂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民主表決,午飯是由公司提供還是自理,當然自理是會提供補助。

最後經過投票午飯自理方式以微弱優勢獲得多數投票,這正中了王樂的下懷。

眼下藍圖並不缺錢,午飯補助於他而言更省事。而自藍圖新能源組建完成後藍圖科技母公司也同樣進行了擴招不過人數維持在二十人上下,主要還是輔助藍圖新能源為主責。

飯後,王樂在後面的隔間裡休息直到下午三點才在管家的呼叫下醒過來。

揉著朦朧睡眼、打著哈欠的王樂在清點驗收完所有送來的零部件後簽上自己的名字。

“管家,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最後一批零部件了吧?”

“是的,先生,您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已經齊全。”

王樂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後取出一些材料放到工作臺上。

機器人專案早在王樂決定將藍圖旗下第一家工廠定性為無人化智造工廠時便已經開始著手準備。

最早期透過遺蹟造物就已經獲取到了機器人技術資料,哪怕在遺蹟造物所屬文陰中這種機器人技術被其定性為初級機器人也遠超藍星現有的所有機器人技術。

而為了最大程度避免洩露技術,這款機器人總計數千零部件被拆散交由全國數十家公司生產,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些零部件則由王樂自己手工打造。

機器人技術可以粗略地分為計算、觸覺、智慧和驅動這四類。

在王樂看來這四類技術,只有觸覺類技術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各項測試得到各項資料後才能正式進行運用,不然有可能就會出現類似拿起杯子卻將杯子捏碎這種事情發生。

當然如果不是王樂率先拿出了固態鋰電池技術,機器人也不具備普適性。

以傳統鋰電池為例,讓一架重量在200公斤的機器人具備24小時的行為能力需要在其機體上裝載的電池量已經足夠讓其失去存在價值。

據西方某些媒體報道的內容,藍星上科技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推出的後勤輔助型機器人在高強度執行下也僅能維持兩個小時,但是固態鋰電池的出現就打破了這個局面。

王樂開發的這款機器人是在遺蹟造物中的初級機器人技術為骨架,仿藍星人類的模樣製造出來的。

其機體骨架由鈦合金打造,外部軀殼由碳纖維材料製造而成,饒是如此這架機器人的質量也在500公斤。

不過,這架是具備實驗性質的機器人所以王樂才為此花費這般高昂的代價,而後期部署在工廠中的機器人大多以工業機器臂以及用常規輕型材料打造的機器人為主。

而這家機器人尚缺的數十個核心零部件王樂第一個開始製作的就是固態鋰電池,在設計過程中這架機器人將會搭載六塊固態鋰電池,這六塊電池的安裝位置是整個胸部,且在機器人背部還預留了相應的孔位,可以透過固態鋰電池揹包的形式掛載在機器人背部以此提高續航。。

王樂的打算是一共製作八塊固態鋰電池,其中兩塊就會製作成揹包的形式。

因為有過成功經驗製作這些電池並沒有花費他多長時間,而剩下的那些零部件就沒有這麼順利了,在磕磕盼盼中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全部製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