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伏家設想中的九劍歸位,布「九風返天仙陣」已達成半數名額。

老修士見熟人前來,便一起順著花路走。

時不時,在其他花道上看到熟人,彼此搖搖招呼。

「自伏丹維前輩化嬰,東域屬實是安穩了。」

「誰說不是呢。如今東域修士在外走動,彼此互幫互助,正應伏前輩所謂的「俠道」啊。」

伏丹維成元嬰,伏龍劍道威能更勝。除非龍王親自出手,否則東域妖潮再難成患。

而伏家擅占卜,每當龍王暗中圖謀,培養「龍孫」時,都被伏瑞應先一步推算方位,派遣四大家族修士前去圍剿。

加上伏衡華為東域修士幾次講解《玉鼎丹術》,伏瑞應在風門島建立修真圖書館,種種舉措都極大加強東域修士的實力。

東域修士不缺天賦出眾之輩,只是原本受妖潮和人心雙重打擊,難安心修行。

如今妖潮被四大家族合力鎮壓,韋家覆滅後東域風氣肅正,再無仙府內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修士們潛修一世,竟堪比原本的甲子之功。

焰姝跟在諸人身後,默默聽著他們的話,心中對伏家越發好奇。

可就在她登上蟠龍島的那一霎,忽然臉色煞白,死死望著山麓間的金色大殿。

「這是三德真力?」

蟠龍金殿匯雷電焰光,隱隱感受到一股道德昌隆之意。

「這就是大姐提及的道德靈韻吧?」

開道佈德,隨著東域按照伏丹維的心意改變,人心歸正,俠道大昌,伏丹維冥冥之中受此道德之氣加持,氣運越發綿長。

「我雖在遺洲聽聞他的威名,但並未親自得見。如今一看——」

焰姝心忖:「比大姐治我蛛族秩序所凝聚的道德之氣,更勝一籌。」

道德之法,需立道定序。

在遺洲妖族,多掌握在地龍劫仙和諸妖族領袖手中。焰姝雖是七大蛛母之一,卻因地火金蛛的出身,對道德之氣涉獵不多。

但她清楚,三德之法息息相關。

有道德,聖德、功德亦不遠矣。

平妖潮,立俠道。東域修士潛心修道,心爽氣平,殺伐減緩。應天道運數,合人倫法理,自然為伏丹維積累外功,功德無量。

而眾生敬東俠為人,敬仰之情、崇拜之念匯聚海量念力,又昇華為聖德之氣,進一步加深他的隆威。

如今伏瑞應雖早一步化嬰,可單純從修行進度看,已遠遠被伏丹維拋在後面。

這蟠龍大殿匯聚三德氣數,便是伏衡華開道鼎法,傳地煞術,身聚道德之氣,來到大殿也不敢輕舉妄動。

焰姝有宗師修為,可站在蟠龍島上,竟被金殿氣息所攝,險些暴露妖氣。

她深呼吸,平緩心中驚懼,學著其他散修的模樣過去登記。

伏家有心大辦這次開島大宴,八方賓客只要送來一份禮,都可以登島參加。

前頭,老修士攜孫兒送上一本古籍和一篇文章,便被伏家人放行。

焰姝看得奇怪,不禁向登記處的伏平道詢問。

伏平道笑道:「我家叔祖和姑祖母大慶,四方來往道友只需向其中一人道賀,便可入島參宴。叔祖這裡有規矩,如果來人不願取靈玉、明珠等物,以古籍和故事也可充作賀禮。」

「古籍?故事?」

「書籍年歲五百載以上的古書,或者一二感人肺腑的故事,皆可。」

焰姝身上沒有修真者使用的明月珠。

她本打算拿自己的蛛絲火綢為賀禮,如今見有這種新奇方式,自然選擇拿自己看到過的人間情愛故事當賀禮。

「你這裡有紙筆嗎?」

伏平道從旁邊取來紙筆。

可見焰姝寫下一個言情故事的開頭,他頓時皺起眉頭。

「劉樹生和賈小姐……這故事我記得是《風月記》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