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僅憑一擊道法就能與玉聖閣當代首席平分秋色,天書之妙著實厲害。」鵲

通天閣,一座星門後面傳來誇獎。

衡華逼退龍道人,專心排布自己手頭的土俑,對此言語沒有半點回應。

龍道人算什麼?

贏他是什麼可喜的事情嗎?

眼下這些土俑,才是我的道之所在。

靈植、御獸、醫修、靈膳、靈釀、仙茗、煉丹、制器、陣法、畫符、靈圖、顏彩……

幾十個土俑圍聚在一座宮殿下方,眾人面帶微笑,或手舞足蹈,或專注工作……構成伏衡華理想中的修真世界。鵲

一縷縷玄妙氣息在這些土俑間流轉,伏衡華靈覺蠢蠢欲動,彷彿窺見未來的東萊景象。

塑造土俑推演修行之法,不僅是食仙、棋仙這類早已掌握的技術。他在不斷捏造土俑間,讓許多原本未曾創造的靈脩技法得到啟迪。

比如「優伶之術」。

有一對男***伶土俑,站在靈築師打造的戲臺上。

突然,男優土俑手臂一震,金光閃耀,變作頭戴盔甲,穿著厚底黑靴,手持青龍大刀的武生。

隨著土俑變化姿態,他身上湧起一股雄渾氣勢。

「吾乃星君降生,琅琊山下,林家三郎是也……」鵲

他腳步一踏,彷彿萬鈞之力壓向重重星門。

對劫仙們,自然不會在意區區一土俑的威勢。

可那一股子氣魄,讓他們身臨其境。彷彿眼前的土俑真成為一尊星君降生人間的打虎英雄。

降神儺靈咒法。

衡華把自己萬神圖中的一尊星君神將對映在土俑身上。土俑縱深一躍,將那尊神將的武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旁邊女伶土俑不甘落後,亦踏步上前。青光閃現,變作一尊威嚴肅穆的青衣正旦。她唱著曲兒,和丈夫搭戲的同時也將一尊萬神圖星君投影在自己身上。面對打虎歸來的夫君,她唱著相思之曲,雙眸垂淚,顫動人心。

對於優伶一系的修行思路,伏衡華目前只想到表演、戲曲。以曲為咒,以服飾為媒介,以腳下戲臺為祭壇,將神靈對映在身,臨時發揮上位存在的戰力。鵲

當然,這種戰鬥方法和神靈息息相關。

衡華暗忖:想要修煉這種戲法,怕不是還要讓優伶觀想神靈,各自演化一尊屬於自己的圖騰神靈?按照旦生淨醜的角色,把山川星辰觀想為神靈——這跟靈臺觀想倒有不少相通之處。

那對土俑在臺上表演,身後兩尊星君神靈彰顯神通,臺上出現各種冰霜烈火。

星門後面的諸位劫仙心神震動。

他們可以明確看到,伏衡華在捏造土俑之初,並沒有思考出這條修行道路。是在不斷捏造土俑的過程中,透過其他土俑觸類旁通,為戲劇表演一道創造一條旁門修行之術。

感悟天地自然,化萬物為神靈,並附身於自身,讓自身演繹神靈的存在。

「戲曲本就脫胎於舞,乃古老文明祭祀神明的禮樂,」通天樓主暗忖,「從此子推演的道路看,倒也能看出一點玉仙文明的痕跡。太乙封神大咒?」鵲

「請神、降靈,巫術改良嗎?」天京老人默默思忖。

東萊神洲巫道不昌,本紀元文明以來,東萊一直走在修真文明的道路上。可天京老人畢竟是昔年神州時代的老古董。在太玄宗昌隆時,他曾隨幾位同門師兄前往一處巫道神洲。

戲劇娛神,屬於巫藝的一類。

「這小兒的天賦啊……每次見了,都讓人倍感新奇。」

除戲曲土俑外,還有茶師為劫仙們奉上一盞盞靈茶香茗。能清神醒腦,增進

法力。

當然,對劫仙沒多少增益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