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鬥劍開幕(三合一,萬字大章)(第2/10頁)
章節報錯
與其他兩位劍聖各居一洲,傳播道統不同。他出自永珍宮,此派不以劍道為長。劍聖雖地位崇高,卻只是永珍宮內道、法、丹、符、劍、陣等各支脈中的一脈之長。雖然近些年受劍聖影響,永珍宮有許多修士轉向“劍脈”,可到底不如另外兩位劍聖自成羽翼。他與諸多宗師更無師徒恩義,自不敢生受眾人禮數。
回卻半禮,與一眾宗師走入樓中。
比起道劍、神兵兩脈,靈訣派可謂高手如雲。
除永珍劍聖外,還有隋安這位準劍聖。
待眾人坐定,永珍劍聖看向與自己同坐的隋安。
“道友,東海劍派準備如何?”
“這些年,我派勤以練劍,只為今朝報仇雪恨。前幾日,我們和伏家之人彼此試探……算是……算是互有勝負。”
永珍劍聖看向杜懷遠。
杜懷遠微微頷首,表面認可隋安之言,心中卻暗自腹議:什麼互有勝負,面對伏家那群普通修士,你家鬥劍再不贏,那不成笑話了?
伏家和永珍宮情況相類。雖有劍道高手作鎮海柱,但除劍道外,仍有其他體系傳承。
劍術在伏家,唯有伏丹維和伏北斗傳承的兩支比較優異。前些日子,東海劍派的年輕一輩跑去跟伏家新生代邀戰。雖然贏了不少普通族人,卻在伏向風、伏流徽處頻頻折劍。甚至不以劍法為長的伏蓬明,都能嬴下好幾個東海劍派的弟子。
永珍劍聖心中稍定,對眾人笑道:“此次原是東海劍派與伏家的小爭鬥,與我等無干。卻被道劍一脈攪動風雲,惹得我等俱動無名,紛紛入東海參與這場鬥劍之約。我為靈訣劍脈之首,與木善生相鬥,自責無旁貸。”
隋安聞言,連忙起身道謝。
他不怕伏丹維,卻擔心木善生欺負他。有永珍劍聖出言,縱然木善生不顧“天下第一劍”的身份親自下場,亦有永珍劍聖力扛。
……
天靈法師與清霄真人在北邊的曉劍閣。
看到三位劍聖聯袂而來,兩位宗師嘆氣道。
“三位劍聖至矣,明日便是正式鬥劍了。”
“是啊,他們三派要爭起來了。你們準備如何?”
“該設計的劍陣都準備妥當,明日固然不能和他們三脈真正交鋒,但也不能落了我家名頭。”
天靈法師是劍陣派的代表。在這一派的修士眼裡,劍只是鬥法的工具,以劍佈陣,最具殺伐之力。天靈法師不僅是劍修,更是鼎鼎有名的陣法宗師。
至於清霄真人,面上是一位鶴髮童顏、慈悲善目的祥和老真人。實則卻是殺劍一脈的領袖。
何為劍?
劍乃殺伐之器,傷人傷己。故以清淨心執殺意劍,方為劍仙之道。
殺劍一脈的宗師為其一人,餘者有金丹修士八位,四位出自清霄真人門下。
“道友。論劍法,你不比幾位劍聖遜色。但道行略遜,切不可與他三人正面衝突啊。”
老真人神情淡淡:“我有分寸。”
天靈法師看著好友,仍不免有些擔心。
他看似慈和,實則最喜殺戮。當年仙魔大戰時殺紅了眼,論殺伐的魔修數量,比五俠加起來都多。
……
秦琳、孫成、玄凌真人、孟晨劫仙、滄瀾子、段四景、玄通上人坐在中域喝茶。除他們外,還有五行道的洪昌乙、天央演法師巖林、金符道主等一群修士在此。
眾人三倆結群,這些日子邀請友人聚會做客,好不自在。
見三位劍聖親臨,諸位劫仙倒是安神自在,其他人卻坐不住了。
金符道主與巖林商量著,拉上當年天罡島事件中的幾位當事人,一起去拜訪聞劍院。
伏衡華一直沒露面,應該是天央劍聖親自教導,進行最後磨礪吧?
打著鬥劍之前見一面的心思,眾人紛紛走往聞劍院。
伏向風與舒天賜在院門看守,聽聞眾人來意,不覺搖頭。
“小六兒還沒來呢。據說,是要跟著乾坤樓主那麼一起。”
“乾坤樓主?倒是聽聞他們在西海的動靜。難道這群人還沒趕到?有乾坤樓的挪移神通,怎麼還這麼慢?”
兩位青年默默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