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認為,傅玄星這憨貨身上有伏家的血。伏家人的通慧,一丁點都沒繼承。

隨後,伏衡華從桌上取來一個木偶。

伏青翰嫌棄道:“叔父,你就拿一個木偶幫我推演?”

“你叔叔我窮。”

說著,伏衡華伸手。

伏青翰自己掏出一個玉俑。

“玄鈺的工藝?”

“沒錯。玉聖閣最新改良的。”

伏青翰將真元注入,玉俑變作栩栩如生的活人,落在他身邊。

伏衡華隨手扔去一個金圈,以大小如意之法將俑人變作拇指大小,拿在手中盤玩。

“你如果選擇正立無影、飛身託跡和潛淵縮地。不妨再研究研究大小如意和隔垣洞見。如果為了專精空間乾坤之理,可以再研究一個輔佐神通。六個大神通,足以成仙。”

伏青翰奇道:“不是九個大神通為上限嗎?”

“天罡之法,恆順地理,承天布宣。乃仙道根本法門,包羅永珍。所謂‘三三不盡,六六無窮’,三十六代表無窮之意。”

伏衡華笑道:“天罡三十六法,並非天下神通只有這三十六個。而是這三十六個最具代表性,可以透過這三十六個神通為跳板,研究天下無數大道。”

“練九個也可,練六個也行,練習三個而參悟天罡無窮奧妙,自然也可以。”

天罡變化者,天地萬物隨心變化,窮極天地之道。可正因“天罡三十六變”合乎天道。修士想要徹悟三十六變,難之又難。

一般修士都會選擇一個主題進行研究,在尋找到根本大道後再觸類旁通,以其他幾門大神通進行輔佐。

正立無影、飛身託跡、潛淵縮地、大小如意和隔垣洞見,都涉及空間運轉之道。

如何在空間中隱身,如何在空間內挪移,如何縮短空間距離,如何修改空間內的物體大小,乃至穿透重重障礙進行透視。

“那叔父認為,我最後一個應該選擇什麼?”

“自己研究去,你的道,難道要我幫你定奪?”

這時,伏衡華透過玉俑,徹底解析伏青翰的功法運轉痕跡。

叮——

伏青翰看到伏衡華掌心浮現一座天地洪爐,運度八卦之妙,將自己的玉俑納入其中。

小人在爐心運動,一邊施展《六合長春經》,一邊打出“八荒靈風掌”。

八荒風氣、長春真氣彼此共鳴,又與天地萬氣契合。

伏衡華頻頻點頭:“立八荒六合之正中,自成天地混元。仙訣的理念,很不錯。”

伏青翰立刻嘚瑟起來。

就算常月子刻意排擠自己又如何?叔父終究是叔父,自己在北海那窮苦地方,還能自悟地典仙訣,不比常月子這蠢貨厲害?

“別高興太早。你仗著《長春經》中正平和的特性,相容一篇玉聖閣功法。殊不知,二者之間依舊存在微妙差異,並非完美融合。導致你這篇功法遲遲無法升級為真正的仙訣。”

《化仙一炁經》,主旨“天地由炁而生,人亦由炁而生”,修仙即為提煉自身先天一炁的過程。

伏青翰從此得到靈感,將長春真元煉成先天一炁,以運轉六合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