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懷遠盯著少女,暗暗皺眉:“道劍派?”

悟空笑道:“劍修、劍修,不練道劍,不悟道心,算什麼劍修?跑去研究劍訣、劍器,豈非捨本逐末?”

杜懷遠一樂,嗤笑道:“你這話說出來,換一個暴脾氣的主,當場跟你生死決鬥。”

劍修,是仙道的一個大流派。與符修、丹修等並列。

在這個體系流派中,各位劍聖、劍仙對劍的理解各有不同,從而形成一個個理念各異的體系。

目前最主流的三個流派,即道劍派、靈訣派以及神兵派。

“我又不是劍修。再說,這是我師菩提老祖所講,與我無關。有本事,去三星洞找我師論劍去。”

杜懷遠打量悟空少年,試探道:“我未曾聽聞菩提老祖之名,想來是隱世高真?他是道劍派的宗師?”

道劍派認為:劍如道法,有道劍、法劍之分。道劍於內,斬去煩惱雜念,內修劍氣元胎。法劍在外,降魔衛道,乃世間可觀之劍。

按照這一派的認知,劍意也罷、劍氣也罷,只要拿出來用,降妖伏魔,引動天象,統統都是法劍。類比丹修、符修的術法符籙。

唯有道劍才是修行根本,成道證道之唯一法門。

這一派以天央劍聖為代表,伏北斗也算這一派系。以道劍術入金丹境,實力遠勝同輩,皆是精英。

“我師通天曉地,胸蘊萬道玄機。對於道劍,他僅僅是涉獵,自身並未修行。”

“那就是我們靈訣派了。”

靈訣派認為:道劍虛無縹緲,空談劍心。不如劍訣劍招來得實在。強大的劍招、劍訣,才是劍修殺伐同境修士的底氣。透過劍訣劍招,可以參悟劍意,增強實力。實力高了,境界自然也上去了。

東海劍派便是這一類。延龍、白瑲等水域,修士也多為此類。

悟空少年搖頭,沒有明著反對杜懷遠的說法。

靈訣派為壯聲勢,會把研究劍訣、參悟劍意的所有同道統統算入這一派。

延龍危機四伏,修士們追求戰力提升,或多或少都會研究一門劍訣。修煉到極致,自然便有了劍意。

伏丹維被人尊稱“伏龍劍仙”。可他本人沒有劍胎,不是正經劍修。完全是靈訣派的劍修給他上了尊稱。

有劍意,會用高明的劍訣,那就是劍修!

但伏丹維本人和伏衡華一樣,認為劍道正宗是“內修道劍,外練法劍”。

不知過去多久,伏流徽睜開眼。

她頭頂雷池浮現一道劍影,隨著雷鳴之音徐徐散去。

“起!”

銀色劍丸拿在手中,神霄劍意注入劍丸。

錚得一聲,劍丸射出三尺劍光,化作一口金雷飛劍繞著她飛舞。

杜懷遠讚歎道:“女娃娃的劍意不錯,闡述雷霆之道。劍,本就重殺伐。雷,也是天地殺伐之顯現。二者相合,你的法劍威力必然遠勝同輩。”

伏流徽收起劍丸,對二人道謝。

悟空道:“用不著謝。這是你自己的機緣。只可惜,你沒有一把趁手的雷道仙劍。不然,可以試試神兵派的養劍術。”

神兵派認為:劍修的根本在於劍器。強大的神兵劍器才是劍修成道的依仗。與之配套的,是透過本命劍器提取劍元,供自身突破境界,增強法力的“養劍培元法”。

玄玉水域的玉明劍聖,便是這類。他早年得了一口仙劍,借仙劍之力修行養劍術,邁入劫仙之列。

傅玄星體內有仙劍劍鞘,如果修煉劍道,最適合這一類。

伏流徽澹然道:“劍道,以心為主。法劍已是外道,更遑論劍器?”

杜懷遠頓時不樂意了:“什麼叫做法劍是外道?你們這些人天資卓越,家世不凡,能從一開始就修煉道劍。我們這些笨人,百輪寒暑苦練劍招,從而明悟劍意成道。就不算劍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