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說錯了。”

“娘娘一直都在為這一方天地鋪路,不為專門為了誰。”

子受看了塗山九兒一眼,道:

“那你呢?來朝歌,是為了這一方天地,還是為了朕?”

塗山九兒緊咬紅唇道:“都有。”

子受笑了笑,澹澹開口道:“走吧,去會一會這蠻荊毒瘴之地。”

……

午時已過。

荊州郡。

兩架天機車自荊州郡駛出,在荊州子民歡送之中,自大商直道浮空而起,沒入天際雲端,飛往最近一處被瘴氣覆蓋的大山。

荊山。

鄂順坐在天機車外,聽著車裡傳來子受和聞仲的對話。

“陛下,毒瘴之地,清早起來瘴氣氤氳,遲尺之間人不相見。一定要到日中光景,霧散日來,方才能辨別物件。”

“且一天之間瘴氣最盛為己時和午時,午時過後,瘴氣開始消退,毒蟲也歸於巢穴。”

“即便如此,常人呼吸一道,也足以命喪黃泉。”

“仙神呼吸一道,更會引發三災九難,讓三花衰竭,五氣中毒,比尋常人更可怕。”

“不過,老臣已用呂嶽師叔賜下的符寶印在天機車上,車內可避毒瘴。”

鄂順:……

子受看著車外一道漆黑的精芒,正是這一方天地的運勢。

他自出朝歌時便看著這道黑氣,觀察了他一年時間。

這一年,他南巡講學,為大商鋪開了悟道之途,刻下兩塊悟道石碑,讓人間氣運不斷抬升。

但這一道漆黑死寂的運勢,沒有任何變化,一直盤亙在這裡。

子受看著這一道漆黑氣運,開口問道:

“娘娘可曾說過,幾位聖人,證道至今,為何不來破此瘴氣?”

塗山九兒似乎早知道子受會有此一問,平靜說道:

“毒瘴之氣,如同幽冥血海一樣,乃是父神體內汙穢所化,蘊含著一道不滅的道則,即便是聖人也難以將其輕易將其徹底破除。”

“這些毒瘴,不僅存在人間之中,也在三十三天上,也在九幽地下……它是一團無視時空的漆黑團霧。”

“而這片大瘴之地,只是它在人間顯化的外在氣象。”

子受看著眼前的無邊瘴氣,一時無語。

原來,眼前的黑霧竟然橫跨三界。

盤古大神,心中鬱氣究竟有多大,不僅汙穢了三界,還帶著不滅的道則,盤亙在天地間億萬年不消。

難怪,前世的瘴氣,到了清末,才從人族的視野中消失。

前世,秦至隋唐,均知瘴氣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