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為人族之崛起而讀書!(1/2)(第2/5頁)
章節報錯
九間殿。
子受端坐在王座之上,金階之下,文武百官正吵個不停,正在爭論北海移民。
子受知道此事不可急於一時,便讓他們吵。
畢竟,九州四海之外的地圖,他還沒拿到手。
子受看著手中的“大商注音字元”第一式,嘴角微翹。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句話在大部分時候還是適用的。
子允和子致二人,在文字尚未普及、音律還未徹底統一的封神時代,只用了一個月便做出了一套可以通行天下的大商注音字元。
這個注音字元的靈感來自於繩結記事和折棍算數,將子受提及的“聲母二十四,韻母十四”,用棍和節組合而成,也就是橫豎加點。
雅文庫
拉丁字母?
子受想都沒想過。
橫平豎直,天圓地方,乃是九州人族的精神之所在!
三皇之時,倉頡大帝見白龜浮水,蛟龍出海,心有所感,於是究天地之變,觀星辰大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之靈,指掌而創文字,造為六書。
文字造成之日,天地皆驚,四方生靈均怕人族洩露天下機密,從此天道不寧。
倉頡因此被天下生靈嫉恨,因果纏身,早衰而死。
甲骨文字乃人字!
子受將手中大商注音字元交給了子允,目光看向六位內閣大臣,道:
“楊任,你的差事辦得怎麼樣了?”
當初,他在後宮自暴自棄七天,最終決定對抗封神之後,先後推廣了第一個農業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個工業五年啟蒙計劃,第一個文化五年推廣計劃。
其中,商容負責負責的第一個農業五年發展計劃,只用了半年就全部完工。
第一個文化五年推廣計劃,又稱掃盲計劃,負責在大商境內所有鄉邑建造鄉庠,教化民眾識字。
鄉庠即鄉學。
因此計劃龐大複雜,至今尚未完成。
掃盲計劃負責人,正是內閣大臣之一的楊任。
楊任。
封神榜中唯一死了兩次的人。
被封甲子太歲。
封神定數中,他誓死諫言,被帝辛挖去雙目,拋屍荒野。
他死後被清虛道德真君撿屍,清虛將兩枚玉虛金丹放在他的眼中,使其眼窩中長手,手中長眼,上可看天庭,下可觀地府,中可看人間百態。
不過……
現在清虛道德這個老陰貨,應該是蹲不到楊任的屍體了。
楊任聞言,走上前來,道:
“稟告大王,朝歌周圍千里內的每一處鄉邑,都已建成鄉學兩座,一為稚童,一為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