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憑君莫話封侯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琴聲已落,殺氣未消!
“我有了!”
眾人還在驚歎於二皇子的琴技,林瑄三人又幾乎同時開口。
相比於看畫作詩,這聽樂作詩實際上更輕鬆一些。
因為琴聲一起,大家就知道要寫什麼詩了,這一分多鐘足夠他們好好‘雕琢’。
楚雲依舊是‘當仁不讓’,他微微昂著頭朗聲道: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他的詩充滿了殺伐和豪邁之氣,將戰爭刻畫得非常生動,讓人忍不住熱血澎湃。
眾人細細品味,不由紛紛叫好。
大周第一才子,果然並非浪得虛名。
這種熱血澎湃的詩,或許也唯有北周人可以寫得淋漓盡致,生動傳神。
二皇子嘴角含笑,滿意地點頭。
朱芸煙心中有些發緊,小手抓著王維之的衣角。
王維之給她一個寬慰的笑容,緩緩朗誦道: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相比於楚雲直接描寫戰鬥場景,王維之的詩則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戰爭,或許這也是因為他從未接觸過戰爭吧,心思更加細膩。
其實聽樂作詩,也是二皇子暗暗取巧了。
無論是林瑄還是王維之都沒有經歷過戰爭,想要寫出上等的‘戰爭’詩詞來,自然不容易,沒法跟楚雲這個上過戰場的人相比。
是的,楚雲也上過戰場。
不過不是上陣廝殺,而是軍中書記官。
“好!”
眾人紛紛叫好,相比於楚雲的詩,大家更喜歡王維之的詩。
一方面更親近,大家都是大唐人;
另一方面,大家都沒有感受過戰爭,且重文輕武,自然不大喜歡楚雲的詩。
兩人的詩,再次不分上下。
現在,就只剩下林瑄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了林瑄身上,王維之和楚雲也是眼神凝重。
林瑄神色如常,緩緩誦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淮水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林瑄話落,眾人眼神明亮,細細品味著這首詩,驚歎不已。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句道盡了戰爭的殘酷,人們只看到了王侯將相的豐功偉業,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他們腳下的累累白骨?
楚雲寫的是戰爭的激烈和熱血,太過表面;
王維之的詩從婦人角度去寫,略顯小家子氣。
唯有林瑄的詩,既有戰爭的大氣磅礴‘澤國江山入戰圖’,又有同情天下百姓之心‘生民何計樂樵蘇’,更有對戰爭的控訴‘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後四句側重描寫戰爭的頻繁和殘酷,淮河之水都已經被染紅,與河水共流,是對如今大唐與北周之間戰爭的真實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