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中年端起桌上的茶碗,輕輕喝了口茶,又問道:“你覺得他會是誰的人,目的又是什麼?”

中年文士低眉,沉吟道:“目前還不好判斷,需要看後續的事情發展。但從目前掌握的資訊上來看,此人應該是一枚棋子,否則不可能一改往日,忽然激烈地怒懟陛下。”

錦衣中年點頭,繼續低頭喝茶。

…………

龍口倉案,乃是京城的漩渦中心。

不僅錦衣中年在關注,各方勢力都在關注,目光牢牢注視著林瑄。

等得知林瑄窩在刑部整體抄錄賬簿時,所有人都懵了。

這是什麼騷操作?

即不去龍口倉看看,也不提審被關押的龍口倉眾官吏,查賬是你能夠查出來的?

更何況你這還不是查賬,而是抄賬本。

“蠢貨,此人死定了!”

“或許這就是一枚試探陛下的棋子而已,沒有什麼價值。”

“陛下的手腕越來越高明瞭,竟然沒有當場誅殺林瑄,而是讓他接手龍口倉案。成了就是狗咬狗,沒成也可以順勢殺掉對方。”

……

外界的想法林瑄不知道,也不會去理會。

古代的夜晚,無疑是無聊的。

這裡沒有電燈,沒有網路,更沒有手機,外面一片漆黑。

林瑄很想去傳說中的秦淮河玩玩,體會體會封建社會的腐朽味道。

但為了小命著想,晚上還是不要出去了。

點了一盞油燈,林瑄只能看書打發時間。

書房中的藏書不少,四周靠牆壁的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但基本上都是經書及其註釋、史書、文集之類的,一本雜書都沒有。

林瑄沒興趣看經書或史書,隨便抽了詩集看。

詩集是當代人寫的詩,相當於雜誌,不定期地出版,裡面即有大唐文人的,也有北周傳來的詩,質量很不穩定。

畢竟好詩不是年年有,月月有的。

大唐建立已經有兩百餘年,北周也建國超過百年。

兩國彼此間雖然時有徵戰,但那是邊疆,國內還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文風都比較興盛。

京城之中,各種詩社不知道多少。

前身就加入了不少的詩社,但因為不擅長寫詩,每次詩社舉行什麼活動,他都屬於看熱鬧的那種,最多貢獻點掌聲。

“這寫得都是些什麼東西,或是言之無物,或是無病呻吟,就兩三首勉強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