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中。

“報將軍,涼軍已經出動,步騎三萬,號稱十萬,直奔長安!”斥候風塵僕僕來報。

姜維臉上瞬間容光煥發,步騎三萬,那就不是虛攻了,“何人為將!”

“杜預。”

“杜預?”姜維一怔,“楊崢在何處?”

“楊崢坐鎮姑臧。”

姜維不由嘖嘖稱奇,“涼州可堪為將者,只有張特,餘者不過一勇之夫,楊崢居然會啟用杜預?”

也難怪他費解,杜預此前並未有過太出名戰績。

平定西海,倚強凌弱而已。

鸇陰之戰,杜預防守西岸,勉強擋住雍涼軍的進攻,也不算太出名的戰績。

而且軍功都算在楊崢身上,所以杜預相對就不太顯眼。

“杜預乃京兆杜氏出身,前幽州刺史杜恕之子,治春秋左傳,不擅弓馬,楊崢以此人為將,豈不白白葬送三萬人馬?”黃崇家學淵源,見識極廣,出使姑臧時,也並非全無收穫,打聽到不少東西。

姜維搖搖頭,“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楊崢以此人為將,必有獨到之處。”

“那麼,我軍出還是不出?”傅僉不在意涼軍何人為將,也不在意長安戰局,他只在乎眼前。

蜀軍太需要一場勝利。

自從麴山大戰後,蜀軍便接連失利,雖擄回些人口,但依然沒有改變雍涼均勢。

別人北伐不過是喊喊口號而已,傅僉卻是全心投入。

這一次,蜀軍調動沓中、漢中所有精銳,要一舉拿下隴右。

自諸葛武侯故去之後,蜀軍已經很少有如此大戰了。

“鄧艾呢?”姜維問向斥候。

“鄧艾大軍屯於狄道。”

屯於狄道,就是防備蜀軍。

“那就再等一些時日!”姜維沉得住氣。

大戰才剛剛開始,蜀軍沒必要現在就冒頭,而且姜維覺得楊崢以杜預為將另有他意。

三股勢力,誰都想已方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

才等了一天,成都的詔令就來了,令姜維儘早出兵,後方糧草轉運艱難。

漢中都督胡濟也勸姜維儘早出兵。

遲則有變,若關中大戰分出勝負,隴右必將多事。

如今雖然涼軍不睦,但兩軍合力攻打司馬氏卻是共同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