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劉璋、劉備、劉禪三代經歷者,從未見到蜀中有過如此氣象。

士氣如虹,民心如潮。

“天下帝王氣,四分移於此!”譙周目光投向臺上。

楊崢一身金甲,拄劍立於春風豔陽之中,顯得格外耀眼。

大紅的披風隨風飛揚,如同身後燃起一道烈焰。

臺下將士與百姓眼神狂熱。

楊崢為他們開啟了一條向上的通道,他們亦還之以熱血。

戰鼓聲整齊的響起,號角聲隨之嗚咽,厚重而雄渾。

三鼓之後,群聲皆畢。

幾百宣義郎站在臺上,跟著龐青大聲誦唸皇帝曹髦的兩份詔令。

一份是血詔,一份是尋常絹帛。

由此也可見皇帝心態的轉變,血詔說明當年他對大魏還懷著一絲希冀。

後一道詔令,則多多少少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本身也是為了噁心司馬昭的晉王。

楊崢忽然想起,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曹髦與司馬昭決裂之時了。

也不知洛陽形勢如何了。

姑臧距離洛陽太遠,訊息傳過來,需要一定的時間。

心中暗自為年輕的天下惋惜。

曹魏走到今天不是他的錯,卻要他來承擔後果。

即便能順利擊殺司馬昭,依舊無法扭轉大局。

被分封計程車族會重新扶起下一個司馬相國……

“……俾君秉義奮身,震迅神武,馮颯一戰,洗天下之穢濁,海內忠義之士無不振奮。君覆命將,龍驤虎奮,南下擊蜀,使魏土光於蜀地,懸旌萬里,聲教遠振,揚大魏之國威……今進君爵為秦,君其正王位,以柱國大將軍領涼、秦、雍、益之眾,敬服朕命,簡恤爾眾,克綏庶績!”

有了皇帝的這份詔令,楊崢的秦王堂堂正正。

臺下響起海嘯般的歡呼聲。

“大秦、大秦!”

“秦王、秦王!”

時隔四百六十多年,大秦再一次在關西大地上響起。

很多老卒都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