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風從黃土高原橫掃而下,連天上的陰雲都在不斷湧動。

十幾萬大軍如潮水而來,又如潮水一樣緩緩退去。

一部在前,一部在後。

“萬不可讓司馬小兒跑了!”劉珩比誰都著急。

司馬昭快五十的年紀,劉珩也才二十七八,居然稱呼司馬昭為小兒……

“只要再拖三兩個時辰,必有大雪,可惜!”孟觀看著天色道。

世上之事,不可能盡如人意,能把司馬昭引誘到此地,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這麼明顯的誘敵之計,司馬昭看不出來,陳泰還能看不出來?

黃陵之下,司馬昭的牙旗無精打采的耷拉在寒風中,彷彿被凍住了一般。

旁邊立著魏字大旗,以及陳泰的旗號。

雖是撤退,但陣型沒有大亂。

“還等什麼,屬下願為前鋒!”劉珩最喜歡這樣的擊潰戰。

“司馬昭與陳泰親自斷後,這會不會是誘敵之計?吸引我軍攻其後陣?”龐青疑惑道。

他這一提醒,楊崢也疑惑起來。

撤退有主帥與君主親自斷後的嗎?

這太像一個羊退誘敵之計了。

張郃追諸葛亮敗兵,殞身木門道。

王雙也是追諸葛亮,被魏延斬殺。

現在的楊崢不得不考慮這個可能性。

一前一後,倘若楊崢攻後軍,前軍很可能回頭夾擊。

而且陳泰的後軍有武剛車在,不是那麼容易被擊敗的。

這場退兵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兩軍相拒,一軍撤退,很容易造成全軍潰敗,這就像兩個武俠高手在比拼內力,一人突然撤力,那麼另一人的內力就會壓過來,傷了他的五臟六腑……

但如果放任不管,司馬昭退回去,自己就前功盡棄了。

最主要是敵人兵力太多了。

多到楊崢不得不小心謹慎。

任何一個區域性的潰敗,都會造成全面潰敗。

司馬師十幾萬大軍圍攻奄奄一息的毌丘儉,可曾會想到文鴦幾千人就敢往他的大營裡衝?

越是到了關鍵時刻,越是要謹慎。

為將者,可以勇往直前,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