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救,則眼睜睜看著劉珩等人被陳騫吃掉,這對士氣打擊極大,涼州軍很久沒有吃過如此大虧。

救,則需騎兵下馬。

如此一來,己方的優勢便不存在了。

樹林之中什麼都不清楚,陳騫已經佔據地利。

回想整個過程,陳騫在東北面擺出自己旗號,又犧牲三千人,吸引自己向東北,而他從樹林中忽然殺出,襲擊我軍背後。

此人膽量倒也驚人。

尋常步軍遇上騎兵,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逃命,他倒好,想著怎麼進攻。

這比羊祜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強上不少。

當然,現在的羊祜是初出茅廬,而陳騫成名已久。

楊崢弄死他的心情更為迫切了。

“仁武乃我軍宿將,南征北戰,多有功勳不可不救!”讓人沒想到的是,龐會居然主動站出來。

但他的心思,楊崢太熟悉不過了。

當年駱谷之事記憶猶新,此人睚眥必報,派別人去,劉珩還有一條活路,派他去,劉珩必死無疑。

不過龐會主動站出來,不答應就有些不給面子了。

而且沒有合適理由。

其他人不明白其中的齷齪。

楊崢也不大看得起龐會這個人,只不過當初兩萬中軍精銳隨他而降,所以還需要他撐著門面。

隨著涼州的日益壯大,以後各種心懷叵測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當然不能一殺了之。

有些事情,舉起了屠刀,再想放下,就沒那麼容易。

司馬昭麾下一地雞毛,自己手下何嘗不也是如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好在這麼多年,楊崢的心機城府也越來越深,可以駕馭住各種局面。

朝龐青使了個眼色,龐青會意,“殺雞焉用牛刀,龐將軍乃我軍大將,這種小事,屬下去就可以了。”

龐會身為楊崢手下軍職最高的人,當然不能跟一後輩爭搶,而且也覺察出楊崢澹澹的殺機,“哈哈,龐司丞文武雙全,定能旗開得勝。”

“壯哉,屬下也願同去!”蒙虓也會過意來。

楊崢點點頭,“各引五千人,互為策應!”

有蒙虓再加上龐青足夠了。

“遵令!”

騎兵步卒紛紛下馬,持弩機、刀盾隨二將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