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當以重兵攻之!”鍾會如醍醐灌頂一般,當即同意王濬建議。

昔年法正曾對劉備言:魚腹與關頭,實為益州禍福之門。

魚腹即為白帝城,永安重鎮之一,劉備兵敗託孤之地,憑此地擋住了陸遜的追殺。

而關頭就是陽安關。

此關為漢中盆地之開端,三面環山,南北平地寬約四里,北連秦嶺,南接漢江與巴山,西面與定軍山、天蕩山呈掎角之勢,西南就是大名鼎鼎的劍閣。

是門戶中的門戶,關城中關城,蜀中通往漢中,漢中通往隴右,皆需自此而過。

所以姜維派兩名重將,以及兩萬人馬防禦。

傅僉、蔣舒都是跟隨姜維多年之人。

傅僉還一度被提拔為關中督。

蔣舒早年也是武興督,但黃皓掌權後,開始打壓姜維,分化其眾,蔣舒出身寒微,家世不如傅僉顯赫,而被黃皓針對,認為他一直沒有功績,而被罷免官職。

老上司姜維倒是不離不棄,令其協助防守陽安關。

鍾會找到了漢中與蜀中的咽喉不假,但這個咽喉也不是那麼容易便能拿下的。

兵力優勢在狹窄的地形上無法展開。

一旦魏軍攻上,關中擂木滾石無窮無盡……

傅僉、蔣舒都是冠絕一時的智勇之將,指揮若定,城內糧食豐足,蜀軍上下用命,魏軍連關牆都沒摸到便死傷慘重。

接連勐攻數日,除了多出上千屍體,以及諸多傷兵,陽安關穩如泰山。

鍾會看破了姜維斂兵聚谷誘敵深入之策,十二萬大軍長驅直入以力破巧,但一進入戰術層面,卻是處處碰壁。

明知蜀國外強中乾,但就是破不開這層強硬的外皮。

漢中到處都是鐵板,沒一個容易對付。

鍾會心中鬱悶,只能暫令士卒休整。

“都督一向智略深遠,此番大戰,姜維籌備已久,漢中固若金湯,自然不易攻取,兩軍相爭,不可急於一時,所謂久守必失,今我十二萬大軍已入漢中,譬如刀劍懸於頸項之上,蜀國國力虛疲,能耗幾時?都督不妨助圍自守,以待時變也,漢中三地,破其一處,則漢中皆破。”

此時護軍荀愷獻上一策。

此人是荀或曾孫,司馬懿外孫,其父荀霬乃魏武曹操外孫,家世顯赫,冠絕當世……

《最初進化》

荀氏與鍾氏同氣連枝,荀愷之言,鍾會自然能聽進去。

遂令大軍原地修築營壘,以作久攻之計。

除此之外,鍾會親至定軍山祭拜諸葛武侯之墓,洋洋灑灑寫了數千言,稱頌諸葛武侯,拜祭蒼天。

以安蜀國軍民之心。

強攻不成,就只能來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