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會跟楊崢一樣,也是從駱谷的屍山血海中殺出,這些年經歷的大戰也不少。

此人表面粗豪,實則極擅把握戰場形勢,涼州精騎殺來,拔馬便走。

若不是精銳,則與文鴦如餓狼一般撲上來……

雖然沒造成多少傷亡,但對士氣的打擊極大。

涼州軍出道以來,所向披靡,動輒大破羌胡,還從未這麼憋屈過。

“洛陽中軍本就是精銳,又有文鴦、龐會這等熊虎之將,不妨留出東面幾個缺口,以做誘敵之用。”張特進言道。

楊崢搖搖頭,“此計對草原諸部或許有用,然司馬孚、王基皆是深諳兵法之人,絕不會上當。”

如果王基是司馬昭的爪牙,那麼文鴦、龐會二人就是王基的爪牙。

不能忽視一員勐將對戰場的影響。

司馬師淮南二叛,文鴦幾乎憑個人武勇改變了天下形勢,如果文欽給力一些,恐怕毌丘儉不至於草草收場。

龐會只能算是勐將,但文鴦已經達到神將級別。

這兩人不除,這場大戰就打不開局面。

以前時間是站在楊崢這一面,現在,司馬氏掃平淮南,中原再無後患,時間站在他一邊。

“先立起夾城!”楊崢揉了揉額頭。

龐會、文鴦就像兩隻蒼蠅,天天在耳邊嗡嗡作響,令人心煩意亂。

路一步步走,飯一口口吃。

不切斷司馬孚與王基的聯絡,長安始終會穩如泰山。

計議已定,騎兵盡出,堵住長安之東,讓掘子軍與平壘營補齊夾城的最後幾個缺口。

又於東面築起三座小土山,與夾城相接,上設床弩、投石車,可以直接攻擊長安城,也可以庇護夾城。

楊崢令士卒鼓譟吶喊,號角戰鼓齊鳴,又令騎兵拖起煙塵,終日不絕。

造成一副正在強攻長安的假象。

王基旁觀了兩日。

但長安對天下實在太重要了,城裡還有司馬孚。

王基領軍進入霸陵,離長安不到百里,隔著霸水與楊崢遙遙相望。

楊崢盯著沙盤,王基大軍與長安互相呼應,這個關口想攻打長安無疑是痴人說夢。

四萬中軍精銳在背後吊著,龐會、文鴦的騎兵陰魂不散。

形勢再度進入對峙狀態。

土山之上,三面牙纛矗立,在初秋的風中獵獵作響。

“報將軍,長安老弱婦孺皆已抵達。”孟觀前來稟報。

“讓他們吃飽些,然後在夾城上呼喊!”

“唯!”

過不多時,夾城上呼聲震天。

“兒啊,楊君侯給我們分地分屋了啊,快開啟城門,我們一家人團聚,隨我去耕種……”

“阿翁,楊君侯是聖人,不要再替司馬家打仗了……”

“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