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珩本就長得兇惡醜陋,發起怒來,氣勢尤為駭人。

楊崢心中暗暗稱奇,臉上卻一副餘怒未消的模樣,“本將御下不嚴,衝撞尊使,還望恕罪。”

使者拱手道:“哪裡、哪裡,忠心護主之士,在下為將軍賀。”

這人說話不卑不亢有禮有節,還能化解場面上的尷尬,楊崢心中暗暗稱奇,“敢問尊使高姓。”

“冀州王經,見過楊將軍。”

王經?

楊崢怔怔的看著他。

這不是玩背水一戰給姜維刷了戰績之人嗎?

歷史上的王經是皇帝曹髦的近臣,所以才會空降為雍州刺史。

楊崢心中一動,或許能從他嘴中打聽到什麼內幕訊息,“久仰、久仰!請入內一敘。”

王經拱手,“將軍請。”

剛走兩步,他身後的侍衛、宦官也跟著動了。

楊崢一揮手,親兵將他們攔住。

內堂之中,王經忽然像換了一個人一般,雙眼炯炯有神的盯著楊崢,忽然撕開衣袍角線,從中又抽出一封縑帛,依稀看見上面斑駁的血字,“楊崢接詔!”

這是鬧的哪樣?

但看王經神色,楊崢只能與杜預單膝下拜。

“向聞卿乃吾家故舊也,今帝室蒙難,社稷將傾,願卿以此血詔昭告天下,聚海內義士,干戈隨風靡,武騎齊雁行,同討逆臣!今封卿為驃騎將軍、姑臧侯,假節鉞都督天下諸軍事,若能克成大事,匡扶大魏,朕不吝裂土之封!”

王經顫抖的聲音讀完詔令。

堂中變得極為安靜起來。

“朕不吝裂土之封!”

這句話從一個皇帝嘴中說出,是何等的無奈?

能發出這份血詔,說明皇帝已經置生死於度外,要與司馬氏同歸於盡。

因為這份血詔昭告天下時,就意味著皇帝不會山中。

其實楊崢也知道自己名聲不好,在關中被人稱為再世董卓、馬超。

皇帝還願意求助自己,可見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假節鉞都督天下諸軍事,這份血詔比當年獻帝的衣帶詔還有分量,還加蓋了傳國玉璽,至此,楊崢最缺的大義名分也到手了。

“臣、定不負陛下所託!誅滅司馬氏,匡扶大魏!”在那一瞬間,楊崢心中只有對皇帝的感激之情。

可惜這個皇帝來遲了,若是早生二十年,或許曹魏不至於淪落至此。

這一切或許就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