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鹿角、柵欄為界,雙方的長矛你來我往,撕碎了無數血肉。

按照慣例,鄧艾軍背後總有一列督戰隊,提著森然的長刀,所有後退之人,不問情由,不論高低,一律斬之!

因此前方士卒只能悍不畏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撕碎面前的敵人,才能有一線生機。

“殺!”每個人都紅著眼。

在血紅的浪潮中,即便是懦夫,也會變成殺戮場中的勇者。

個人性命微不足道,甚至身上的痛苦都被忽略了。

有人身中六七箭,血流如注,依舊挺刀向前。

有人下腹被刀矛撕開,依舊狂呼著撲向鹿角柵欄,試圖以身體撼動這層防禦。

有人斷了手臂殘了腿腳,卻還是向前發出一聲聲咆孝……

而他們的騎兵在外圍往來馳騁,試圖找出破綻,然後如往常般長驅直入,期待敵人兵敗如山倒。

鄧艾軍不可謂不悍勇,不可謂不瘋狂,不可謂不精銳。

然而,無論他們多麼瘋狂,涼州軍大營永遠屹立不倒,彷佛一座大山,在狂風巨浪中紋絲不動。

再小的山,也不是風浪所能撼動的。

鄧艾軍勇勐,涼州軍更勇勐,而且是遊刃有餘的勇勐。

士卒在上官的指揮下挺起長矛,沉穩有力的刺出,貫穿敵人的軀體。

而敵人的長矛,很難穿透他們的鐵甲,更難傷到他們的身體。

楊崢的大軍是真正的將士,不是農夫,不是青壯,是涼州最勇勐的人組成,他們不需要耕種,不需要牧馬,只需要訓練陣列之術、搏殺之技。

鄧艾軍倒下,很快會被袍澤踐踏成肉泥,而涼州軍倒下,什伍中的宣義掾會以最快速度把他們拖走,交給後方醫治。

宣義郎之上是宣義令、宣義使,之下是宣義掾。

不需青營出身,選軍中或者民間忠心耿耿者為之。

是以,楊崢的意志能延伸至軍中每個角落。

激烈的廝殺不斷吞噬勇士的性命,戰場逐漸沸騰起來。

初春的風依舊凜冽而寒冷,拂過戰場,便迅速沾染肅殺之氣,浩浩蕩蕩嗚咽著向南面隴山、東南秦嶺掃去。

彷佛湛藍的天空都被染上了一層血色。

遠方山樑之上,狼群被巨大的血腥氣吸引,也因這漫天遍地的殺氣而渲染,不停的仰頭對著蒼穹嗥叫。

天地因而更顯蒼涼。

楊崢坐於中軍大帳之中,外間的廝殺聲猶如山崩海嘯一般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