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降將,沒有政治根基,就只能靠實力證明自己的用處了。

“好一柄快刀!”楊崢聲音平澹。

改朝換代,當然要流些血。

更何況楊崢對三王沒什麼好印象。

王愷就不說了,所作所為與畜生無異,王沉、王衍、王敦、王浚等人也完全配不上他們的名聲。

享受多大權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

然而五胡亂華時,王氏的無恥程度不亞於司馬氏。

“王濬此舉,實乃取禍之道。”衛瓘眼神若有若無的往楊崢臉上飄,似在察言觀色。

不過楊崢臉上什麼都沒有,“取禍?王氏作亂在先,莫非朕不能殺他們?”

別人不顧自己的名聲,按照自己的心意遞來投名狀,沒道理拒之門外。

而且這恰恰證明了王濬可堪大用!

改朝換代不是請客吃飯一團和氣,是要見血的。

現在人家把髒活全都幹了,自己翻臉不認人?

生米煮成了熟飯,總不能拿下王濬治罪吧?

若真這麼做,才是真正的得罪了軍中將士,弄不好把王濬逼反了。

三王滅就滅了,楊崢心中並無多少波瀾。

也算是殺雞給猴看,警醒其他士族。

“陛下不妨靜觀其變,看看風向!”衛瓘建議道。

楊崢點點頭,下令封鎖訊息,儘量低調處理,把熱度降下來。

誰知才過了一天,鄴城便沸沸揚揚。

王祥聽到此時之後,沒挺過去,當場撒手人寰了,畢竟也八十多歲的人了……

荀顗、鄭衝連忙跪在楊崢面前請求告老還鄉,前所未有的恭順起來。

這一次楊崢沒有阻攔,放他們回鄉也好,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兔死狐悲,徐揚都督盧欽上表朝堂,直斥王濬膽大妄為,屠戮士人,此例一開,只怕國無寧日。

此前中立的泰山羊氏、琅琊諸葛氏、博陵崔氏等等山東大族聯名上表:山東人心惶惶,士民皆懼池魚之殃……

河北士族也紛紛上表:國朝新立,用此人不降。

連坐鎮關中的魯芝也被驚動了,“打壓士族豪強,雖利國利民,然不可操之過急,王濬此人膽大妄為,只恐後患無窮……”

歷史上的王濬也正是如此,不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