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本性(第2/2頁)
章節報錯
豪強們也是讀過聖賢書的,滿嘴仁義道德,大義名分玩的賊熘,動輒開倉放糧,賑濟當地百姓,吸引了一波好感,然後組建義從軍攻城略地。
三韓的前身是辰韓國,辰韓的前身是衛氏朝鮮,衛氏的前身的箕子朝鮮。
文化上差異不大。
天朝上國的豪強,本身就有巨大的迷惑性。
馬韓被帶路黨打的節節敗退,眼看就要滅國。
不過,華夏豪強們的劣根性再一次暴露,蘭陵蕭氏與泰山羊氏為了爭奪地盤大打出手……
琅琊諸葛氏和陳郡袁氏為了爭搶馬韓王,也是各自暗中使絆子……
原本戮力同心的大好局面一去不返。
讓馬韓喘了一口,向東逃竄,聯合辰韓在東部大山之中聚集了近五萬大軍、十萬百姓休養生息。
跟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一個德性。
不過話又說回來,豪強們這麼不團結,也算是互相牽制了,楊崢也不用擔心他們快速壯大。
“看來有人想養寇自重!”衛瓘一眼就看穿了豪強們的企圖。
三韓滅了,朝廷的手必然會伸過來。
就這麼不死不活,反而最符合豪強們的利益。
越是混亂,有些人便越是能渾水摸魚。
反而沒有戰亂,有些事情就不能繼續做下去了。
楊崢搖搖頭,“真如此大膽?”
“陛下令他們自募鄉勇,一旦三韓平定,他們就不能名正言順的裹挾中原人口。”衛瓘洞若觀火。
“原來如此!”
豪強們一頭在三韓發財,一頭在中原忽悠青壯,左右逢源。
當初讓他們自募鄉勇,是為了開拓遼東。
現在遼東已經收復,想去的人已經去了,這條政策已經不合時宜。
移民遼東,楊崢是願意的,有利於佔領更廣闊的土地,但移民三韓則完全是浪費人口。
豪強們拖家帶口,本身就不怎麼缺人。
“此策廢除,禁止私自招募鄉勇!”楊崢也算是亡羊補牢。
還沒想到怎麼處理,吃了虧的豪族直接把官司打到楊崢面前。
“羊氏不講武德,聯合辰韓人給我們設埋伏,望陛下主持公道!”蘭陵蕭氏彷彿受氣的小媳婦,滿臉怨氣。
羊氏是山東數一數二的大豪族,當年司馬懿都要拉攏他們。
其實羊家除了羊祜人品不錯,其他人都不是什麼好鳥。
歷史上出了著名的羊皇后……
“陛下,諸葛氏搶我袁氏功勞,本來我家都捉住了馬韓王,諸葛氏橫插一腳,讓那馬韓王被辰韓人救走了……”
“陛下,謝氏搶我庾家的土地和奴隸……
”陛下……“
眾人七嘴八舌的,受了不小的委屈。
當然,委屈是裝的,更多的是搶不過別人的憋屈……
這幫人在中原滿嘴仁義道德,到了異域卻一肚子壞水。
楊崢忽然想起後世的一個現象,在國外,坑騙華夏人的,往往都是華夏自己人。
只有自己人才最瞭解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