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將士上馬,近十萬戰馬在大興城外集結。

楊旭少有的穿上了盔甲,騎在一匹青驄上,腰間掛著長劍,略顯瘦弱單薄,背後親衛舉著大旗,有襯托出幾分英武。

張軌、北宮純、文濟、李驤等一干東宮將吏隨侍左右。

楊崢還挑選了楊濟、苟晞、禿髮樹機能等驍將十三人隨行。

“此番出征,還是多看多想少說少做,不要干預杜都督。”楊崢叮囑道。

“兒臣知曉。”楊旭意氣風發。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少年心性,對軍旅總是多了幾分期待。

夏侯止卻在一旁垂淚,“旭兒……”

楊崢挽住她的手,輕聲安慰,“兒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母后不用擔心,兒臣知道輕重。”

楊崢最看重楊旭的一點,不是他的聰慧,而是他性情沉穩,沒有其他少年郎的孟浪和魯莽。

也許是自幼被魯芝教導,楊崢時常能在他身上看到魯芝的影子。

不過這樣也好,後世的大老闆們不怕兒子紙醉金迷,就怕兒子想去創業……

守成之君的難度其實絲毫不亞於創業。

隋文帝留下的鐵桶江山,也經不住隋煬帝幾年禍禍。

每一代的權力交接都險象環生,功臣勳貴們未必會服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

宋朝以前,有幾個王朝是安然過度的?

每一代都充滿了殺戮、陰謀、詭計……

皇帝的位子太吸引人,只要有實力的人幾乎都會發起挑戰。

所以身為太子,一定要鎮得住場子。

“母后為你做了一件披風,旭兒試試合不合身。”夏侯止抖開一件紅色披風,上前遞給楊旭。

當著這麼多將士的面,楊旭有些臉紅,“母后……”

楊崢咳嗽了一聲,“差不多就行了。”

有些後悔帶她出來,若不是自己堅持把楊旭扔進青營,這孩子說不定就垮在夏侯止手中。

當年收養的三頭蒼狼,全都在夏侯止的無盡溺愛中胖死了……

三頭狼養成了三頭豬,每天能吃十多斤肉,嘴特別刁,不是嫩羊肉不吃,不是蜜水不喝,胖的連路都走不動,躺了三年,含笑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