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之間,楊崢心中閃過千萬個念頭,這幾年一批批的奴隸轉為待歸,讓屯田奴隸變得緊缺起來。

漠北的叫花子們正好。

會放牧的放牧,會種田的種田。

只要是人,大秦都能榨出他的價值!

衛瓘同意了,其他人意見也不大。

漢武帝面對的是匈奴帝國,但楊崢面對是一盤散沙,只需派出騎兵即可。

新招募這麼多中軍,正好去草原練練手。

陳騫地緣圍堵太原是良策,但問題是,圍堵太原,一定會消耗河東、上黨、河北的力量,還不一定拿得下來。

馬隆手上一萬中軍和一萬多府兵不是吃素的。

漠北的精華,無非大鮮卑與燕然山之間的廣袤草原。

當年東胡被冒頓擊敗後,一部遷徙至大鮮卑山,遂以此山為族名,逐漸壯大。

“令龐青領四千龍驤營,劉珩領一萬虎賁營,匯合居延六千府兵出擊草原,不求攻城掠地,只求掠起人口、牲畜,熟悉地形。”

說白了就是劫掠。

“領命!”劉珩又興奮起來。

兵力雖然少了一些,但對付零散的部族足夠了。

很多部落吹噓上馬控弦之士數萬,但草原能拿出這麼多兵力的其實不多,拓跋鮮卑號稱二十萬,真正能稱得上精兵能有多少?

裝備上更不是一個檔次。

秦軍的兩萬騎兵都是能戰的精銳之師。

歷史上大唐幾次橫掃西域、漠北之戰,兵力也就一兩萬。

漢武帝面對一個整合草原的匈奴帝國,才不得不幾十萬大軍深入漠北。

但那是國戰。

如今草原上哪一部能稱國?

中原混亂不假,但草原更亂。

這次只是前鋒,未來劫掠草原會成常態化。

馬無野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國也是一樣。

秦國要實現快速崛起,要麼掠奪外族,要麼壓榨內民。

歷史的黑暗也在於此。

楊崢覺得中土百姓這一百多年來過得夠悽慘了,尤其是雍涼,東漢中期就開始羌亂,後來一連串的暴亂,邊章、韓遂、王國、馬騰、董卓、馬超、郭汜李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