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財源(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作為大秦都城的大興絕對值這個價。
歷史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有一首《示兒》,開篇寫道: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此有屋廬。
韓愈官至吏部侍郎,為了買房居然用了三十年,可知唐代長安行價了。
白居易也感嘆過長安居大不易。
當然,漢代的長安宅邸價格比較低廉,但有各種限制措施:欲益買宅,不比其宅,勿許。
意思是隻能買鄰居的宅邸。
這麼做是為了控制百姓的活動範圍,一旦偷稅漏稅,便於鄰居檢舉揭發。
也跟漢長安的狹小有關。
現在大興這麼大,當然要走大唐的路子。
漢時南鄭房宅價格,從低到高檔分別是一萬錢、兩萬五千錢和豪宅七萬錢。(資料來源《金石萃編》)
大興作為國都,怎麼著也要翻上兩倍。
每過一天,聚集到長安的人便多一分。
不僅是關中的大士族,連西域的豪商、王室也紛紛來人。
無一例外,被大興的氣勢鎮住了,毫無疑問,這時代最大的城池全部在中土。
中土最大的城絕對是大興!
錢對這些人而言不過是個數字而已。
而他們更看中的是大興的政治價值。
天子腳下,當然什麼事都方便一些。
不過,沒有大秦籍貫之人,購買的價格會翻上一倍。
一個月左右,長安擠滿了天下各地趕來的人。
每天堵在官府公衙之外,就等著訊息放出來。
連帶著,長安的經濟也被刺激起來。
客棧、酒樓、青樓、車馬行的生意火爆,楊崢沒賺到錢,他們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錦衣衛傳回的各種訊息,讓楊崢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蘇泓、公孫甫等人考察多地之後,將大興宅邸分為四檔,第一檔匠心別具,乃嵇康心血所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曲徑通幽處,花木空人心。
宅內還有嵇康、衛瓘、索靖等書法名家的題字。
先別說宅邸價值幾何,單是這三人字畫,都是價值連城之物。
整個大興也就七十多套。
定價五百萬五銖錢,也就是五千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