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動刀(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崢不是第一個衝士族豪強動刀子,也不是最後一個。
漢武帝的刀子更狠跟絕,也沒見這些人聯合起來,舉兵反抗。
接著是太原王氏。
不過太原有些詭異,一部分慫了,另一部分繼續挺著。
士族門閥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否則諸葛家就不會到處開枝散葉了。
沒降的那部分跟王渾、王沉等人親近,當然不會投靠大秦。
而這些人成為反抗大秦的主力,聯合平陽賈氏,暗中勾連不少中小豪強,鼓搗出三萬多人,在太行山中結寨自守。
“真他孃的沒志氣。”楊崢好氣又好笑。
有膽舉旗子,卻沒膽來打一場。
跑到太行山裡面去,也不知造的哪門子的反。
不過回頭一想,這幫人其實還算明智。
正面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轉移到山裡面,就能跟河北取得聯絡,得到司馬家的支援。
就在火候差不多的時候,長安卻送來了不少求情的信。
幷州的動靜已經引起內部外部很多人的關注。
為首的就是楊囂、杜寬、楊駿三人。
屁股決定腦袋,三人都是士族出身,楊囂正是弘農楊氏出身,自然要為士族說說話。
楊囂、楊駿還算委婉,信中大談懷柔之道,若能爭取士族的支援,四五年內,便可一統天下,然後可以“徐徐圖之”。
杜寬的信則一點都不委婉,“……士族傳承數百年,乃華夏之嵴梁,陛下此舉與當年董卓何異……”
楊囂楊駿還算站在大秦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杜寬的立場就很有問題了。
楊崢承認,早年計程車族的確出了很多經天緯地的人物,如荀或、諸葛武侯、賈逵、鍾繇等等。
但現在,他們的子嗣淪落成什麼樣子?
荀氏的荀勖,賈氏的賈充,鍾氏的鐘會……
不得不說司馬家的帶了個好頭,放眼中原,還有幾個士族子弟有人樣的?
楊崢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九品官人法實施之後,士族們的日子過的太好了,一個個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
早就不接地氣了,一代不如一代。
“出兵吧!”楊崢下令,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些人家大業大的,如此短的時間,肯定全帶不走。
至於杜寬,楊崢回信斥責,令其重讀春秋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