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五營(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崢沒想到自己只是撕開了一個縫隙,居然有這麼大的力量。
比宣義司苦心孤詣宣傳幾個月都管用。
還不用擔心忠誠問題,因為沒人會背叛利益,為了守護自己的土地,肯定會跟司馬家玩命。
其實想想也能明白。
司馬炎父子鼓搗佔田制,表面上讓百姓得利,但實際上,老百姓能佔的到好田嗎?
一塊荒田不是撒點水就能種莊稼的,需要休整土地、灌溉、施肥等等,然後土力才會起來。
這個過程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百姓剛剛把田弄好,司馬家和士族豪強的鐮刀就來了……
普通百姓怎麼可能佔的過士族豪強?
所以佔田制本身就是偽命題。
司馬炎篡位之後,封了多少王爺多少達官貴人?
這些王爺貴人們會不侵佔百姓的田地?只怕他們不僅佔地,還要搶人!
所以處於底層的晉軍和百姓對土地的渴望前所未有。
司馬家不給,楊崢給了,人心自然就歸大秦!
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勢。
“好,朕給你們一個機會!”忽然之間,楊崢覺得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歷史的大潮滾滾而來。
北朝在不斷試錯中弄出均田制,為強盛的隋唐奠定基礎。
而南朝卻走向另一個極端,壯大計程車族一次一次向皇權發動了挑戰。
當然,均田制也有自身的很多問題,但無論如何,它是適應這個時代的,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百姓的生產熱情。
以現在中土的人口基數,均田制至少可以興盛兩三百年!
至於兩三百年後,則要看後人的造化和才智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形勢。
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
歷史雖然黑暗,但永遠是滾滾向前的。
“謝陛下!”
歡呼聲震耳欲聾,連風雪都為之辟易。
“大秦法度嚴明,作亂之人,不可不懲處,你們自己出來,還是朕動手?”楊崢冷冷道。
雖然情有可原,但這種苗頭不可助長。
不然動不動就作亂或者兵諫,大唐的牙兵豈不是提前到來?
“此皆罪人一人所為,罪人甘受軍法!”青年單膝改成雙膝跪地。
“好漢子!”劉珩讚了一句。
身邊的親衛也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