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取(第1/3頁)
章節報錯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司馬家才過了兩三代就不行了。
司馬炎、司馬攸尚可,但並非什麼力挽狂瀾的人物,比起司馬懿、司馬師差的太遠。
其他的司馬伷、司馬亮、司馬乾、司馬肜、司馬倫之流,簡直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有幾個還是八王之亂的參與者。
司馬家以詐謀篡魏,天生畸形,所以從根子上就不相信外人,認為曹魏失國,是因為宗室失權,所以司馬家非常吸取教訓,無論司馬家的子弟多麼稀爛,全部封王重用。
晉國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宗室督鎮地方,或為一州刺史,手上都捏著兵權。
為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埋下伏筆。
在弘農休整了數日,各地的訊息漸次傳回。
司馬伷在陳粲、張方的保護下,從武關退走。
而司馬肜,在收到河北大敗的訊息後,不等楊崢揮軍南下,與王濬早就溜之大吉。
華陰、潼關被龐青孟觀拿下。
武關被李特、田章二將拿下。
蒲坂大營,馬循、皇甫闓果然沒有中計,守住營壘,重創龐會和劉弘,但也沒有留住他們,畢竟他們全是騎兵。
形勢一片大好。
唯一的遺憾就是司馬家的王爺竟然一個都沒撈到。
這幫人打仗一個比一個稀爛,眼力卻一個比一個不凡,跑的一個比一個快,令人歎為觀止。
不過放他們回去也好。
有這些豬隊友在,司馬炎想翻身都難。
楊崢令楊濟令一萬步騎南下,收復弘農其他城池,順便窺伺南陽,留衛瓘守禦弘農,自己帶著三萬大軍返回河東戰場。
上一次攻打安邑,並不怎麼上心。
這一次則勢必要拿下。
河東、弘農是此戰最大的戰果。
只有拿下這兩個郡,才能向東攻佔上黨,向南拿下南陽,狠狠在司馬炎身上剜下兩塊肉。
“唐彬收攏兩萬餘潰兵,此城一時難以攻下,末將無能!”蒙虓一臉慚愧。
安邑本來就是錢糧重地,不愁吃喝,收攏兩萬人馬輕輕鬆鬆。
“勸降了沒有?”楊崢對唐彬刮目相看。
這場大戰,表現最亮眼的是龐會,其次就是唐彬。
晉軍兵敗如山倒,望風而逃,他卻如中流砥柱一般守著河東。
“勸了,然唐彬不肯投降。”趙阿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