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探桉,需要證據,只需要合理推測就可以了。

不過楊崢更感興趣他是怎麼挑動奴隸們叛亂的,“伯玉是說此人在配合司馬炎?”

“正是如此。”看衛瓘的表情,應該也知道是誰了。

“陛下不必憂慮,鄭縣有兩千中軍,城池堅固,故意防備敵軍,叛亂旬日可定。”杜預勸慰道。

“朕記得鄭縣守將似乎是路蕃?”楊崢問道。

王基進攻關中,用龐會、路蕃、許儀等為將,王基兵敗身亡,路蕃被俘,龐會、許儀率眾投降。

但他們的家卷都在洛陽。

司馬昭沒有殺他們的家卷,這也導致他們在秦國一直心不在焉。

尤其是龐會,此前就跟司馬家的細作眉來眼去的。

楊崢沒有揭發而已。

“正是此人!”衛瓘點頭道。

“鄭縣若下,敵有可據之地,固守一兩月,司馬炎的大軍就到了!”楊崢沉聲道。

而事情似乎正超最壞的方向發展。

鄭縣處於關中心腹之地。

此刻的鄭縣正陷入圍攻之中。

不過奴隸畢竟是奴隸,羯胡與鮮卑人都不怎麼擅長攻城。

城內,路蕃正讀著一封密信。

密信沒有落款,筆跡也經過刻意的偽裝,但他卻知道是誰寫的。

只要他開啟城門,就是晉國的雍州刺史、鎮西將軍、鄭侯!

當初王基兵敗,路蕃就不贊同龐會投降。

憑藉兩萬精銳,就算不能突圍,也能讓秦軍損失慘重。

但當時龐會首鼠兩端,坐困驪山,最終選擇了投降。

路蕃也就跟著投降秦國。

這麼多年過去了,路蕃也漸漸適應了秦國。

“將軍!”心腹淳于恭輕聲提醒。

開城還是不開?

不開,留在洛陽的家卷只怕……

開了,也是必死的局面,洛陽發兵之前,秦軍一定會勐攻鄭縣,在長安的妻子只怕也會遭受滅頂之災。

人在亂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