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魯芝。

自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至今已經八十多年。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也到了該統一的時候了。

如果中原是曹操和司馬懿,楊崢也認了,乖乖縮在雍涼。

但現在已經換成司馬炎,難道真要等他的傻兒子司馬衷上位?

“三年!三年之後,大秦將東出,一統天下!”楊崢心潮起伏。

魯芝的想法楊崢理解,想多積累一些元氣,十拿九穩之後出兵。

但天下從來就沒有十拿九穩之事。

佔田制既然不肯衰落,那麼楊崢只能出手強行把它按下去,打斷它的上升勢頭!

“陛下既然要大興整兵備戰,臣建議將五曹升為五部,增強其職權,配合陛下行事!”魯芝睜開眼道。

五曹者,吏部尚書、五兵尚書、田曹尚書、度支尚書、左民尚書。

是三省六部的雛形。

其實自東漢以來,華夏的雄主名臣們就已經在不斷改革官制,以適應天下形勢。

丞相、大司馬、大將軍權力過重,若所託非人,就會大權旁落。

“伯父試言之!”楊崢興趣大起。

秦承魏制,魏承漢制。

很多部門權力重疊,造成行政效率緩慢,例如度支尚書掌管全國的收入和支出,卻跟左民尚書、田曹尚書的權力有很多重疊之處。

吏部尚書跟五兵尚書又有很多職權重疊。

五兵是指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

但秦國只有中兵、府兵、義從。

地方州郡兵屬府兵。

該改的地方太多了。

以前摸著曹魏、司馬家過河,現在要走自己的道路了。

很可能魯芝一直在醞釀此事,今日才說出來。

“五兵尚書改為兵部,田曹尚書、左民尚書合為戶部,吏部、度支不變,增設工部。”魯芝浸淫官場幾十年,自然熟知各種弊病。

不過在這方面,楊崢更有發言權,“伯父所言甚妙,朕建議田曹、左民、度支合併為戶部,吏部、兵部、戶部、工部,再增設刑部、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