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劇變(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此之時,應立太子為帝,穩定人心!”孟仁當機立斷。
陸凱心中的人選是孫休第三子梁王孫壾。
孫休的太子孫??被孫皓殺了,這也導致陸凱想立孫休的後人,卻缺乏正統性。
陸凱道:“太子年幼,安能承續大統?”
孫皓兵敗被擒,對吳國人心的打擊不可估量。
即便他是暴君、昏君,卻依然是江東的正統所在。
孟仁當年是被陸遜提拔,按道理應該站在陸凱一方,但他更忠心江東社稷。
“丞相若立梁王,何以對鍾士季?”
孟仁一句話點醒陸凱。
鍾會與太子關係親密,若立孫壾,他會怎麼想?
立誰其實不重要,但陸凱若是這麼做了,就有些不尊重鍾會了。
鍾會不是丁奉,說棄就棄。
一旦引起鍾會的不滿,麾下四萬精銳會立即殺回建業!
此時空虛的建業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
鍾會完全能夠在陸抗趕來之前,把生米煮成熟飯。
“速迎立太子!”陸凱忽然感覺自己在與鍾會的角力中完全落於下風……
當然,最主要的是陸凱野心並不大,很清楚自己當不了司馬懿,也不當不了諸葛亮。
唯一的訴求便是在不損害陸家利益的前提下,儘量維護江東的格局。
孫皓曾問陸凱,“卿一宗在朝有人幾?”
陸凱回曰:“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
江東遂有甘寧奢侈、陸凱貴盛之典故。
在很多士族眼中,家族的利益當然凌駕在國家之上。
濡須口。
晉軍如潮水一般湧來,旌旗遮蔽濡須水道,甲胃充斥山野,刀矛如蘆葦一般無邊無際。
其氣勢之盛,彷彿回到司馬懿橫掃遼東之時。
經過此戰的洗禮,很多原本不是精銳的晉軍也成了精銳。
司馬炎更是前所未有的意氣風發。
他締造的功業已經超過了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