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楊崢也大笑起來。

楊毅在西域太給老楊家長臉了。

龜茲、康居、大宛三國還未出兵,楊毅卻引一千五百龍驤營和五千精銳羌騎先下手為強,趁風雪攻入康居國內,掠其部落,燒其城池。

康居起兩萬大軍倉促應戰,楊毅果斷出擊,於藥殺水大破敵軍,斬首一千五百級,俘虜兩千,獲健馬七百而回。

康居被擊敗,大宛亦不敢動。

龜茲欲稱夏國空虛,引兵偷襲,卻被尹春纏住,無功而返。

西域轉危為安。

“夏王驍勇,頗類陛下當年。”衛瓘有意無意道。

楊崢當然能提出其中話裡有話。

隨著一次次的勝利,楊毅在國中聲望和實力大漲。

靠向他的鮮卑、匈奴、羌胡越來越多,畢竟羌胡一向崇拜強者。

“魏武有黃鬚兒,朕就不能有個驍勇的兒子?”楊崢到沒覺得自己兒子多厲害,而是西域諸國太拉胯了,菜雞互啄而已。

楊毅放在中土,估計也就龐會水平。

身邊還有一眾小夥伴出謀劃策,對付西域差不多夠了。

衛瓘也微微一笑,“陛下所言甚是。”

諸子之中,楊毅勢力最強,但只是現在而已,一旦大秦東出,拿下中原,麾下漢人數量增大,區區一個夏國,就絕不是中土可比了。

換個角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沒有外部威脅,一統天下之後的大秦一定會自我腐爛。

諸葛武侯馭天,曹叡開始放飛自我。

司馬炎一統天下之後,就開始羊車望幸……

再說楊毅想要內卷,憑手上的兩三萬羌騎府兵是不夠的,肯定要先整合天山南北,再橫掃蔥嶺東西。

這絕非短期內能辦到的。

即便如此,也未必是一個完整的中原帝國對手。

再退一步,即便楊旭打不贏楊毅,但守住中土難度總不打吧?

李二大帝能成事,是因為他的實力和威望不僅超過李建成,連李淵都有所不如。

朱棣能成事,是因為有建文帝這個好侄子一口一口喂出來的。

而現在楊崢年富力強,楊毅未必敢有奪嫡之心。

有那個精力不如繼續向西擴張,富饒的河中地區、兩河流域就在眼前,一馬平川。

而中土,則要穿越大漠草原,前途未僕。

這也是楊崢把他封出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