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一聲,楊旭手中的劍掉落在地,“此劍甚沉……”

楊旭滿頭大汗。

作為楊家人,劍術不能忘本。

楊毅、楊武的劍法都是楊崢親傳的,楊旭也不例外。

不過比起強壯的楊毅,楊旭略顯文弱了一些。

“陛下,旭兒年幼,為何用成人之劍?”夏侯芷心疼的要去抱楊旭。

“別動。”楊崢板著臉,“把劍撿起來。”

夏侯芷伸出的手又縮了回來。

楊旭撿起地上長劍。

劍其實並不重,也就六七斤左右。

不過他練了大半個時辰,體力不支,所以才掉落的。

“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抓住,知否?”

“兒知道了。”楊旭身體沒有楊毅強壯,卻繼承了夏侯家的優勢,年紀輕輕,便儀表不俗,頗為聰慧。

“劍術慢一些差一些都不要緊,但要持之以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楊崢摸摸他的額頭。

楊旭舉一反三道:“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父皇說的是荀子的勸學篇。”

“哈哈,貧嘴。”楊崢笑道,“好了,去玩吧。”

“謝父皇!”楊旭大喜,轉身就去找他的伴讀張軌等人去了。

一群小孩子嘰嘰喳喳吵吵鬧鬧的。

為皇宮中增添了幾分生氣。

除了張軌,還有杜預長子杜錫、衛瓘的兒子衛恆、文鴦的兒子文濟、龐青的兒子龐增等等。

楊崢對下一代極其重視,對自己的兒子,對勳舊都是如此。

選的也是幾個重臣兒子中品行最優良之人。

也算是為楊旭儲備一些班底。

夏侯芷嗔道:“陛下剛剛還在勸學,現在怎麼鬆懈了?”

“你懂什麼,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鬧,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不要逼的太緊,也不可過於放縱。”楊崢覺得歷史上的昏君、暴君童年時都有陰影。

“是是是,陛下說什麼都對。”夏侯芷一臉無奈。

自從登基之後,國事順風順水,楊崢也能抽出時間多陪陪家人。

孩子需要陪伴。

楊崢覺得身為太子,不求多麼天縱奇才,只需要心理健全,有個中上之資,知道人間苦難,明白身上的責任,知人善用即可。

這也是楊崢的底線,至於楊旭能朝出底線多少,則要看他自己的資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