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襄陽之戰讓洛陽君臣的信心高漲。

不少人已經在高呼收復關中。

洛陽陷入爭論之中。

潁川士族不希望與鍾會兵戎相見,這兩年鍾會老老實實,認為可以和平演變。

而以賈充、王祥為首的幷州士族、山東士族則認為應該快速擊滅鍾會,不可讓其坐大。

究其原因,離淮北最近的是山東。

山東士族天天被鍾會的刀子頂著,當然不舒服。

至於賈充,一向視鍾會為眼中釘。

司馬昭最終選擇攻打淮北。

令安東將軍、豫州都督司馬駿、青徐都督盧欽、揚州都督王沈、江北都督司馬亮四鎮大軍十五萬,先行合圍淮北。

司馬昭在洛陽按兵不動。

太原方向,陳騫、劉弘五萬步騎捲土重來,這一次連慕容涉歸拿出五千精銳騎兵,以長子慕容吐谷渾為將。

另外兩家宇文、段部也分別湊出三千騎。

拓跋鮮卑內部彷彿達成一致共識,再度出兵五萬,圍攻雁門。

南匈奴劉淵盡起五部,湊出兩萬步騎,夾擊雁門。

一時間,天下風雲激盪,大戰的氣息瀰漫關西關東。

司馬昭左右開弓,狗腿子全都派上,來勢洶洶。

“攻太原為假,攻淮北為真!”陳壽近些時日比較得寵,什麼事都喜歡多一嘴。

衛瓘、龐青、李密、張輔等近臣不在身邊,陳壽一家獨大。

楊崢想了想道:“不然,此次遼東三部全部派上,河北一線大軍超過十二萬,太原兵力只有兩萬,陳騫老謀深算,必有攻取太原之心。”

各種情報顯示要攻打淮北。

但兵者詭道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若是太原開啟局面,楊崢相信司馬昭一定會提兵北上,奪回太原重鎮,解去洛陽頭頂上的利劍。

鍾會在淮北,被諸鎮合圍,跑不了。

而收回太原機不可失。

司馬昭的二十多萬中軍還沒動,南北兩面投入戰場的兵力都快三十萬了。

這才是家大業大。

秦國領土兩倍於中原,但控制的人口卻不到中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