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鎮撫司、宣義司查起來非常困難。

“蜀中山川河湖皆被豪強侵佔,封住山路,扼守水道,朝廷官吏便進不去,當地無人敢為嚮導,百姓下河下湖捕魚採藕,需向豪強上交七成……河西也有類似之事,草場被豪強霸佔,不允百姓放牧,有些大族截斷河水,只灌溉自家良田……”趙阿七呈上一小車的木簡。

楊崢隨意翻看了幾個,氣的整個人發笑,如百姓上山砍柴,八成歸豪強,織出的布帛,也全部按極低的價格賣給豪強,河西有些地方還弄出初夜權……

度田不僅僅只度田,實則是考察土地上發生的一切。

關中一片廢墟,這些事情還好,河西、蜀中卻非常常見。

自古皇權不下縣,鄉土發生什麼,朝廷根本不知道。

豪強們當然不傻,朝廷查明自己有多少田,就要交多少稅,自然想盡辦法隱匿田產。

連蜀中大姓和百姓也一起隱匿田產。

這跟後世一個道理。

先秦商鞅變法,度田時也遇到過巨大阻力。

光武帝度田不實之罪誅殺了十幾個太守,地方豪強大姓糾結百姓直接攻打官府……

秦國雖然沒有發展到這一步,但抗拒度田是肯定的。

楊崢的改革差不多走進了深水區。

以前是摸著司馬家過河,但這一次楊崢不敢摸司馬家,必須自己過河。

索靖、趙阿七、陳壽都看著楊崢。

楊崢也很鬱悶,其實很多政策對老百姓有利,但百姓不一定能明白。

如此次度田,尋常百姓能多交幾升糧?

秦國有了錢,才能修橋補路,設定官衙、醫館,集中力量辦大事。

“報——”堂外黃門拖著長長的顫音由遠及近,“大王,河西度田使常忌遭刺殺身亡!”

楊崢的臉“唰”的一下沉了下去,沒想到他們還真敢動手!

“常使君度敦煌之田,忽有千餘羌胡馬賊,殺至田間,隨行護衛七十甲士與之血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殉國,隨行文吏十七人亦慘遭毒手……”

“好大的狗膽!”楊崢拍案而起,已經很多年沒有如此憤怒了。

原以為蜀中最先出事,沒想到家門口的敦煌先來這一出。

“什麼羌胡馬賊,分明是敦煌的那幾家所為!”楊崢怒道。

“大王請息怒,屬下親去敦煌調查此事!”索靖臉色慘白。

敦煌最大的豪強無疑是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