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危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過楊崢在這方面的能力終究有限。
講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索然無味。
但孩子們卻聽得津津有味,或許是身份使然,楊崢站在營中,就對他們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除了講故事,還組織騎馬、射箭、圍獵等活動。
十一二歲的孩子,對這些的興趣比讀書大多了。
楊崢乾脆不講故事,每天花兩個時辰與孩子們一起活動。
每次來還都帶些肉和一些糕點。
與孩子們的感情倒是突飛勐進。
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讀書習字至少要學會。
西平最缺的就是會識字的。
杜預手上有一批,馬上要跟著他去西海管理草原。
剩下的也全都在管理屯田。
楊崢苦思冥想,忽然想起從今年夏天開始,關中的囚徒乞丐陸陸續續送到西平。
這些人中有相當一批殺人放火的狠人。
手上沾著人命官司。
但更多的是因各種傾軋、內鬥失敗的犯人。
司馬懿計程車族老臣集團與曹爽的新興勳貴集團彷佛兩個大旋渦,不知淹沒了多少人家。
一人失敗,三族連坐。
杜家若不是因為杜畿的功勳,夏侯玄的庇護,也是這樣的下場。
這些人中應該有大量讀書人。
楊崢忙令人去查訪。
果然,有兩百七十三人。
楊崢如獲至寶,一一面談,之乎者也的水平還不錯,才幹也有一些,經歷了人生的浮沉,心性也大不一樣。
楊崢將他們全召入校尉府,闢為屬吏。
吏不是官,不用上報。
可隨意招募,形同楊崢的門客。
這些人與杜預不同,在牢獄中遭受非人的待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曹魏心灰意冷,甚至帶著一絲恨意。
對楊崢感恩戴德。
而且這些囚徒身陷牢獄,都是一些被拋棄的庶族或者三四流小家族。
其背景正對楊崢口味,不會像杜預一樣,偏袒曹魏。
儒家沒有錯,忠君也沒有錯。
但要分時候分物件。
若當朝天子是秦皇漢高漢武一類的雄主,楊崢絕無二話,為大魏拋頭顱灑熱血。
然而經歷了駱谷、武功城等等一系列的挫折之後,楊崢熱血還在,但心卻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