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禿落的兩萬人馬後退三十里!”斥候欣喜來報。

“定是敵人內部不和,此乃破敵之機。”新任岳父彭護道。

他原本就是盧水胡的一支,實力其實不在沮渠部之下。

否則以沮渠的性子,一旦比它弱,早就被它吞了。

彭護在西平混了這麼多年,也是非常瞭解各部的脾性。

主動與楊崢聯姻,就能看出這人眼光的不凡。

雖然不知道貲虜發生了什麼,後退的動機是什麼,但楊崢直覺是孟觀和邵提磾起了作用。

兩軍對壘,不可能細作來回傳遞訊息。

因為那本身就是重大破綻。

高明的做法是暗中影響大局,或者在關鍵時刻發動致命一擊。

至於孟觀、邵提磾會不會背叛,楊崢覺得可能性不大。

孟觀相當於自己的門徒和弟子,是有情感聯絡的。

而邵提磾是聰明人,否則當初不會毛遂自薦。

從利益上說,跟著自己這個護羌校尉,遠遠強於不入流的貲虜。

任何事情只要從利益上考量,就能窺見人性。

退一步來說,就算二人背叛自己,他們的部下也不見得會背叛,因為他們的家眷都在西都城中。

“的確是破敵之機。”一番思量之後,楊崢下定決心。

帳中諸將神情一肅,眼神中流露著渴望之色。

很多人都明白,此戰之後,或許很久不會出現大戰。

“劉珩領一千重甲為前鋒,正面猛攻。”

“遵令!”

“蒙虓部騎兵攻其左翼,彭護部攻右,姜伐野備後!”

“遵令!”

敵軍看似人多勢眾,其實內部問題重重,這麼多天的對峙,一次主動進攻都沒有,只有沮渠部試探性的襲擾。

隨著時間的流逝,楊崢一天比一天強。

各種新式裝備漸漸列裝。

僅披甲率,雙方都不可同日而語。

楊崢軍已經開始裝備冷鍛甲,雖然不多,但傳統的制式鐵甲列裝了大半。

而敵人連皮甲都不能完全保障。

斬馬刀、長槍、連弩也投入應用。

這三千親衛營,真正做到了滿裝備,也是整個西平精血養成的。

楊崢有心這一戰向雍涼、向洛陽展示力量,展示自己的存在!

韜光養晦沒有錯,但已經被人盯上了,就要露出肌肉和獠牙!

讓潛在的敵人忌憚自己。

時間越來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