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漢關(第1/3頁)
章節報錯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蕭關又稱漢蕭關。
自秦漢起,便是西北咽喉之地,抵禦西北遊牧的前沿陣地。
歷史上的大唐吐蕃之戰,宋夏弱雞爭雄,都在此關之下。
渡河之後,黃土茫茫,一片荒涼蕭索。
安定的精華區域在東面涇水、烏水下游河谷,西面缺水乾旱,少有人居。
北地郡被羌胡侵佔之後,漢人勢力縮回安定,治臨涇縣,東漢永初五年,先零羌大動亂,攻破安定,臨涇、高平諸縣皆廢。
平定先零羌後,漢人回返,但主要集中在東面的臨涇地區。
蕭關所在的高平縣逐漸荒廢了。
楊崢如入無人之境,沒有一軍前來阻攔。
沿著蕭關故道深入,行了百多里,才見到秦長城逶迤於六盤山上,由西而東橫跨涇河,橫亙在蕭關故道上。
見了此地之地形,楊崢才知道衛瓘、杜預為何要鼓動自己先取安定郡。
等於是一關控鎖南北東西。
河套、河西、隴右、關中皆在此關雄視之下。
不過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秦城與漢關皆已斑駁,有不少坍塌之處。
關上旌旗招展,明顯早有防備。
“雍涼軍大敗,安定胡氏、張氏、皇甫氏聯合,聚私兵四千,共守蕭關!”斥候一身塵土的前來稟報。
楊崢忍不住眉頭一皺,這些安定大族還真是頭鐵。
說是要進關中,兵臨長安,沒想到才渡河,就碰到硬骨頭。
如何處於士家豪強,關係到今後的發展。
一刀切肯定不可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張氏、胡氏、皇甫氏對華夏是有功的。
正是他們擋在異族鐵蹄之前。
胡氏不用多說,皇甫氏在漢末有名將皇甫規、皇甫嵩,戰鬥在前沿。
而安定張氏,在幾十年後大放異彩。
先是張軌入武威,在五胡之中存蓄漢家煙火,其子張茂,奉東晉為正朔,西控西域諸戎,東抗漢趙劉曜,其孫張駿奪河南地,攻陷隴右,將前涼推向巔峰。
以前在西平,士家豪右虛弱不堪,任楊崢拿捏,但現在則要謹慎一些了。
而現在,新的局面,新的形勢,新的鬥爭。
對外,楊崢可以毫不猶豫的舉起屠刀,但對內不能如此。
這是自伐根基之舉。